张欣是一位心灵敞开的观察者,她深入城市内部观察,体验各种职业者的情感,积攒多方面的知识,这是她写作可持续发展的原因。 城市文化的包容给了女性更开阔的生长空[详细]
2020-03-03
如今能吸引读者眼球使其爱不释手的图书实在不多,尤其是文学类新书更是如此。这与“时代”有关,当人们的一切闲暇被网络等新媒体的声色图像所充斥,纸质的阅[详细]
2020-03-02
散文家辛茜主编的《中国散文年度精选》付梓出版,这是散文界的一件盛事。每逢年终对过去一年的散文创作予以筛选结集,不遗过往,不缺席在场,虔诚捡拾,阔大包蕴,犀利[详细]
2020-02-28
2020年春节,人间悲伤,生与死的距离面前,你的位置又在哪里?我的悲伤无法说出,有时会为悲伤疯狂起来。太阳那么好,天空那么清爽,但是,走出家门就是罪过。 春节过[详细]
2020-02-27
1994年,诗人欧阳江河在《花城》某一期发文,其中写道:“我们已经从青春期写作进入了中年写作。”欧阳江河生于1956年,是年38岁。 对什么是“中年写[详细]
2020-02-26
江晓原: 《群星》这部小说,表面上是一部以科幻为包装的惊悚探案小说,但小说所采用的背景架构,还是比较宏大的,这正是我欣赏这部小说的主要原因。为了理解这个架构及[详细]
2020-02-25
历史小说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古至今积累的作品已浩如烟海,但成功者却寥若晨星。究其原因,在于历史小说易写难精,存在三大难题。 一是真实性难题。历史小说取[详细]
2020-02-24
将自己的报告文学作品集命名为《正能量报告》(解放军出版社2019年12月出版),表现出军人作家韩强毛的自我创作定位与鲜明创作个性。读了这部作品集中的十六部报告文学,[详细]
2020-02-21
杨绛先生早年的两个剧本——《称心如意》《弄真成假》,完整的单行本最早刊载在孔另境主编的《剧本丛刊》第一、四集之中,由世界书局1944年1月、4月出版。关[详细]
2020-02-20
一位老人在地铁上教孙子读写《声律启蒙》。朱利伟摄/光明图片●通过地铁这个与都市人紧密相连的交通工具,去观察城市中普通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状态,呈现一座城市的气质[详细]
2020-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