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他一向不喜欢书信体小说,就像不喜欢沿街嗞啦冒烟的烤串。为叙述一个故事而写信,他总觉得造作和别扭。从另一方面说,书信体对写作限制也太大,书信语言通常缺少情境[详细]
2020-03-17
《东归》是一本很棒的微型小说集。读完这本集子,有多重阅读体验和审美感受。 首先,就是小说里的情境美。他的微型小说语言简洁,很有画面感,能把读者带进情境里。[详细]
2020-03-16
余华《活着》能以其人物和叙事结构并不复杂、且仅十二万余字的小长篇,成为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四十部经典长篇小说之一,确实非同寻常。自1992年出版以来,除了普通读者给[详细]
2020-03-13
1、“河边之问” 1924年2月7日,鲁迅创作了短篇小说《祝福》,3月25日便发表于当时的重要刊物《东方杂志》上。1926年鲁迅第二部短篇小说集《彷徨》出版,《祝[详细]
2020-03-12
两年多前,我写过关于阿塔尔的第一篇小说《蕾奥纳的壁炉节》的文章(见《阿塔尔:值得期待的文学新人》,《文艺报》2017年4月10日),对他的出现报以了非常的期待,内蒙古[详细]
2020-03-11
在创作《烟火》之前,作为天津作家,著作等身的王松似乎并没有认真打量自己的城市,他写天津的小说不多,我所读到的仅有短篇《一味唐》。王松非常善于讲故事,笔墨在历[详细]
2020-03-10
畀愚的小说善于发现新经验、新现象,并将之转化为小说的艺术,他的叙述表面上波澜不惊,但却可以产生惊心动魄的效果,不知不觉中将读者带到了一个新的境地,让读者于此[详细]
2020-03-09
中国当代近十几年的散文,较这时段之前若干年,有着清新的令人悦目的风景。无论是形式,还是散文所指向的内容,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美。形式脱离了旧有的固化了的让人沉[详细]
2020-03-06
汪曾祺 2020年3月5日,是汪曾祺先生百年诞辰的纪念日。中国作家网特摘选作家曹文轩近日再版的《经典作家十五讲》(河北教育出版社,2020年3月)中谈到汪曾祺先生作品的[详细]
2020-03-05
彭东明的中篇小说《豆苗青 稻子黄》写的是作者家乡平江坪上村两种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即乡村皮影戏和乡村武术。作者用他平静、不事雕琢的简练之笔,如山溪流水般娓娓[详细]
2020-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