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带一路新思维的引领下,新文化潮流重在省思如何继承和再造中国传统文化,并有效地向海外弘扬国风雅韵,借助传统文化复兴,树立文化自信。借时代东风,施玮新长篇小[详细]
2020-03-25
我长年奔波南北两地,北方是太原,南方是珠海,前者历史的浪花激荡了两千五百年,后者刚庆祝过建市四十周年。 同一片蓝天,同一个太阳,却享受着不同的季节和温度,[详细]
2020-03-24
这句话,是我同事的母亲常挂嘴边上的。有人提起,便不觉得生疏。蛆货枣,是生了虫子的枣。七月十五红圈儿,八月十五落杆儿。还没到落杆儿时节,别的枣子还青着,就有那[详细]
2020-03-23
我一向认为,“兴”是中国诗歌精华所在,使你内心涌动生生不已的生命。中国有这么多伟大诗篇,让千古之下的我们读过之后内心震动,从而霍然兴起,这是一件多[详细]
2020-03-20
在《收获》发东西,得写创作谈。其实,也没什么好谈的了,说什么都觉得是废话。就少说几句。 冯一又是新笔名,不是想装新作家,离婚不还得迁户口吗,算有个形式吧。[详细]
2020-03-19
老实说,《佛蒙特夏天》这组诗的诞生纯属偶然。它包含18首诗,集中写作于2018年7月——它们原先并不在我的写作计划中;而且,在这样的短时间里批量“制造[详细]
2020-03-18
我给自己的小说《拥抱》写了一段简短的广告语,这就是:人生短暂,一个拥抱来得太迟,来得太伤感。 时间是最无情的东西。时间也是最有意思的,也是最美的。 所有[详细]
2020-03-17
早在2006年,我家装修。我随手记下了一些装修生活的点滴。 那时候我就开始为写作做准备,希望有可能写一部反映装修经历的作品,至少可以给人提供一些有益的生活经验[详细]
2020-03-16
文艺政策是引导文艺发展、指导文艺实践、推动文化繁荣的重要手段。当代中国文艺政策无疑是重要理论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文联、中国作协成立70周年的贺信中强调:[详细]
2020-03-13
我从事文学创作,坚持现实主义精神,求索现实主义的当代性特征,即从当代现实的角度表现当代人精神世界——传统文化的烙印和西方现代意识的影响,都包含正面[详细]
2020-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