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阅读 ■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文本研究具有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注重从整体出发进行研究、学者研究意识日益增强等主要特点。 ■我国形成了一支较为稳定的马克思主义[详细]
2020-01-13
2019年9月,点校本“二十四史”国庆七十周年纪念珍藏版入藏国家图书馆,这是新中国古籍出版界服务文史学界、嘉惠亿万读者的又一善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详细]
2020-01-10
诗人写散文,在中外文学史上代不乏人,已形成悠久传统。在中国古典文学中,陶渊明的《归去来辞》、王勃的《滕王阁序》、李白的《与韩荆州书》、杜牧的《阿房宫赋》、苏[详细]
2020-01-09
毫无疑问,木心已经成为当代文学研究一个难以回避的话题。在新世纪以来的当代文学场域,木心的“重新出土”是一个文学现象,吸引了大众的眼球,也搅动了当代[详细]
2020-01-08
去年我国开展中外联合考古项目46项 本报北京1月5日电 (王珏、谢颖)在近日召开的中外联合考古项目工作会上,相关负责人介绍,据初步统计,2019年我国开展中外联[详细]
2020-01-07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1月4日电(记者 上官云)在国家图书馆,有一个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以下简称“缩微中心”),里面的许多工作人员几乎需要整日和数据[详细]
2020-01-06
“2000年以前,90年代、80年代出的那些译本基本上是不能看的。”近日,翻译作者李继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发表的这番言论,引起巨大争议。 有人认为,&ldq[详细]
2020-01-03
会议现场。黎佳辉摄 人民网南宁12月31日电 2019年12月21日,由广西古代文学学会、广西民族大学国学院主办,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协办的“第三届民族地区古典文学研[详细]
2020-01-02
一 20世纪80—90年代,对于我国的女性文学创作与女性文学理论批评而言,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正是在这个我们称之为历史新时期的年代里,沉寂已久的女性文[详细]
2019-12-31
原标题:面对嘈杂世界,中俄青年作家如何沉淀内心,免于被琐碎信息“震惊”? “在十三四岁的年级,我读到托尔斯泰的第一本书,是《战争与和平》。[详细]
2019-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