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学遗产整理进入新阶段
民间文学来自人民、根植于生活,是民间智慧的结晶。然而,这种无形流动在民众口中的文学,在社会转型期间很容易被忽略,从而流失。可喜的是,为了保护和抢救这些文学财富,业界专家、学者、文化工作者一直在努力,并且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日前,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领导小组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中国民间文学大系》(以下简称《大系》)首批成果发布会。首批推出的示范卷成果包括《中国民间文学》12个门类的12卷本。
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以下简称“大系出版工程”)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重点项目,由中宣部统筹部署,中国文联牵头组织实施,中国民协组织具体实施。该工程自2018年年初全面启动,当前第一批示范卷编纂成果已正式面世。
全景展现民间文学风貌
“摆在这里的《大系》是真正意义的典籍,它所具有的原始性、原真性、文献性、整体性、系统性、资源性无可比拟。它将是我们弘扬传统文化坚实的依据。”会上,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领导小组副组长、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民协名誉主席冯骥才如是评价《大系》出版的重要意义。
据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协主席、大系出版工程领导小组副组长潘鲁生介绍,首批成果为“大系出版工程”的12个示范卷,涉及神话、史诗、民间传说、民间故事、民间歌谣、民间长诗、民间说唱、民间小戏、谚语、谜语、俗语和民间文学理论12个门类,来自辽宁、河南、河北、黑龙江、湖南、吉林、江苏、云南和四川9个省份。
会上,《大系》首批成果主编代表、云南卷主编杨海涛向大家介绍了《大系·云南卷》的编撰情况。他说,《长诗·云南卷(一)》初选时,汇集了云南22个民族的172部长诗,约900万字。经过筛选后,成书编选了彝、白、哈尼、傣、壮、苗、傈僳、拉祜、纳西、瑶、藏、基诺等12个民族的30部反映婚姻爱情的叙事长诗。编者首次将《宛纳帕丽》《南波冠》《葫芦信》校正为傣族“三大爱情悲剧”,是本卷编纂成果中最突出的学术贡献。
河南省民协主席程建军介绍说,《谜语·河南卷(一)》从搜集的3万余首民间谜语中选编4000余种谜底、1.7万余首谜语,其中,特别有针对性地根据河南地区谜语流传的特点收录了歌谣谜语与故事谜语,对原民国时期的谜语文献采录的民间谜语也尽量收入,存量丰富的谜语沉淀出了中州大地的文化底蕴,是迄今为止中国谜语搜集史上最丰厚的文献。
可以说,作为“大系出版工程”的标志性成果,《大系》文库是有史以来记录民间文学数量最多、内容最丰富、种类最齐全、形式最多样、最具活态性的文库。在冯骥才看来,“大系出版工程”首批示范卷的发布,标志着我们对中华民族博大恢宏、多姿多彩的民间文学遗产进行科学整理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新媒体赋能推进活态传承
民间文学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智慧的鲜活呈现。“大系出版工程”对中华民族的当下和未来都是“培根铸魂”的工程。“大系出版工程”不仅立足当代,也面向未来。
《大系》首批示范卷成果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据中国文联出版社社长助理尹兴介绍,读者可以通过书上的二维码进入到《大系》的视频音频资料库,资料库记录了老百姓传唱表演的真实状态,是可贵的一手资料,“这套二维码系统由出版社自主管理,作者团队采集到优质内容可以不断更新升级”。
在“史诗·黑龙江卷·伊玛堪分卷”中,读者可以通过视频欣赏赫哲语说唱,了解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赫哲族古代部落时期的征战、迁徙、社会、生活等英雄史诗的历史功绩;在“歌谣·四川卷·汉族分卷”中,把以儿童为对象的催眠歌、自然事物歌、童趣歌、事理歌、游戏歌、数字歌、绕口令、颠倒歌等作为地方特色产品,读者可以听到古朴淳厚的四川民间歌谣,其语言形象逼真,极富童趣,在今天仍然有较强的适用性和吸引力……
可见,读者既可以看到精致的传统纸媒产品,又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看到相关民间文学的音视频,这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纸质书的内容维度,演示了活态传承样本,将民间文学遗产传承变得更加鲜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