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随字贵,字依壶传。在紫砂壶装饰手法上,紫砂陶刻是使用最多的一种装饰工艺。如果说紫砂壶款式是形,那陶刻就是魂。紫砂壶与诗文的结合,使光素无华的壶体增添了隽永的[详细]
2020-08-26
——你期望自己十年后的样子是什么? ——我要用火的热情赋予紫砂新生命! 他们用青春学习怎么做壶 再用坚持烧出生命中的第一个、第一百个[详细]
2020-08-24
上世纪四十年代的上海,最出名的紫砂艺人是谁? 顾景舟? 范大生? 都不是,他叫【唐凤芝】,在紫砂壶史上,这是一个被淹没的名字,致使其在民国乃至宜兴建厂的紫砂制壶[详细]
2020-08-21
在中国紫砂史上,第一位有明确传器可考、且被一致推崇的壶艺大师,非时大彬莫属。 时大彬(1573--1648)号少山,又称大彬、时彬。是明万历至清顺治年间人,是著名的紫[详细]
2020-08-20
《宜兴陶器概要》曾这样评价这位紫砂名人:“幼从名师,习工精深,甚善制掇球仿古等壶,定制品目不暇接,以是价随声高。”一生勤劳多产,年七旬犹制作不辍,[详细]
2020-08-19
宜兴紫砂壶从它诞生之初,就立即引起了文人雅士的关注,只因文人在喜好琴棋书画的同时,也喜爱上了茶,明代著名书法家黄道周曾说:“宁可一日无米,不可一日无茶。[详细]
2020-08-13
1939年,在蜀山脚下的一间屋子里,一位老人正拿着毛笔颤颤巍巍在纸上书写清单,这些清单则是他的遗产——六十多把紫砂壶。 不久之后,老人去世。这个人,[详细]
2020-08-12
四十年代,上海最出名的紫砂艺人,不是顾景舟,不是范大生,而是一个今天都很少有人了解的人物——「唐凤芝」。 ▲唐凤芝 在紫砂壶史上,这是一个被淹[详细]
2020-08-11
泽以长流方及远,山因积石自成高。 欲知大道,必先知史。 越了解顾景舟,越发觉得一代大家自有风骨。 可能是因为热爱、重视,便越发小心谨慎,不敢轻易涉足。[详细]
2020-08-10
爱壶、养壶乃美事,不过因养壶而忽略了茶事,却有些美中不足了。 用紫砂壶喝茶,这30条铁律一定要铭记: 1、不要为养壶而喝茶。茶喝的太多太急,豪饮倒没什么,对[详细]
202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