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唤醒“热”的记忆
夏(中国画)李小可
荷不畏暑(中国画)韩天衡
夏日清风(油画)李运江
大暑(中国画)戴树良
夏日(版画)李聪玲
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也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俗话说:“小暑不算热,大暑正伏天”,大暑正值“三伏”当中的“中伏”前后,所谓“伏”,指阴气为阳气所伏,所以,大暑前后,是一年中阳气至盛,最为炎热的时节。
灼热、燥热、闷热、湿热……热,是一种身体的体验。有关“热”的构词首先来自身体发肤的感觉,而画家则将身体的感觉转化为情感思维的记忆,最终呈现为艺术的表达。因此,画出来的“热”是一个有趣的命题。
李小可在作品《夏》中描绘了盛夏时节的林荫道。道旁老树有情,在空中交结缠抱,为行人遮蔽酷暑,但浓密的叶子却被毒辣的阳光“融化”着,绿作一团,似胶着在枝干上,形状不再分明。林荫道的尽头,是一团似近似远的留白,不禁让人联想到“白热”一词,本是一种物理现象,这里则变为色彩的语言,使画作多了几分感官上的冲击力。
在作品《夏日》中,李聪玲同样用树林和树荫诠释着“热”的主题。画面明暗交错,在阳光的暴晒下,树叶仿佛被烤干,泛黄发脆,失掉水分的树干则起了皮,一碰便会剥落。树荫下,绿色的地衣在悄无声息地内卷,露出斑驳的黄土块。横贯近景远景之间的,是一片残垣断壁,它将画面分作两个层次,当观者想要去发掘墙后的空间时,不得不将视线穿过繁密的树林和碎砖头的隙缝,而此时,一股盛夏的暑气似乎从画中毛细血管一般细密的笔触以及版画特有的干燥感中蒸腾而出,弥散无声。
韩天衡的《荷不畏暑》画的是荷塘一角的别样风韵,画面充满了夏日的暑气。画家充分发挥中国画水墨氤氲的效果,将荷叶在酷暑中的身姿动态传神地表现出来,夸张却不跳脱。荷叶用色大胆,使观者在色差中体验到了温差,夏日的焦灼感油然而生。此外,莲花两朵,一开一合,巧妙地点缀在画中,正点了“荷不畏暑”的主题,使得画中之荷似乎有了性格,而夏日的苦热与淋漓之感也跃然纸上。
自然之外,大暑时节的人间烟火也是画家们喜爱的主题。这些作品内容丰富、画法多元,更为直接地表现着人类社会与自然节气的互动。谢兴涛以苏轼“人生十六乐事”为题,创作《暑至临溪濯足》,画中古人宽衣解带,濯足于柳下,与仙鹤隔岸对视,妙趣横生;戴树良的作品《大暑》则以当代田园为背景,画中儿童与水牛嬉于水中,憨态可掬,远处农人依稀,戴笠耕种,稼穑之苦与田园之趣交织,朴实感人。两幅作品相较,足见暑中作乐,古今皆然。
大暑一过,酷热的暑气渐成强弩之末,不久便是立秋了。关于大暑,一些有趣的消夏方式在民间流传至今,如吃仙草、扑流萤等等。这些民俗与文艺创作一起,记述着中国人对“热”特有的民族记忆。
(作者:刘辰,系青年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