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精神、首都水准、北京特色文艺辉映时代 风气引领全国——首都文艺界70年奋进再出发光明日报记者 郭超 祖国是人民最坚实的依靠,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详细]
2020-09-24
【探寻精神源头 彰显时代价值】第十二期主题:焦裕禄精神 光明日报记者 王胜昔 杜羽 冀文亚 人们都说,九曲黄河,最后一道弯就拐在了兰考。但大自然并未眷顾这个豫[详细]
2020-09-23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培育未来的科学栋梁——青少年科技教育扫描 新华[详细]
2020-09-21
新华社沈阳9月17日电 题:留存“九一八”文物记忆 新华社记者秦富梁 学生入学入团宣誓、军人重温入伍入党誓词、慕名参观的群众……“[详细]
2020-09-18
新华社北京9月16日电 丹心从来系家国 宣言 历史的江河奔腾不息,在冲波逆折处更显壮丽。历经百转千回,那些无法被时光冲淡的,是精神的凝聚、价值的沉淀;那些始终[详细]
2020-09-17
不断产生新词新义是语言发展变化的基本特征,字典新词新义的增补要精益求精,在一字一词间体现时代风采。 前不久,《新华字典》第12版修订版正式出版发行。70年来,[详细]
2020-09-16
作者:李婧婧 一座城市的文学形象得以建立,基于叙述与想象的发生。作家们在有差别的个人立场和文化逻辑基础上对城市的书写,逐渐勾勒出一座城市有别于其他城市的特[详细]
2020-09-15
中新社天津9月10日电 题:叶嘉莹谈近百年诗词人生:把中国传统“吟诵”留给后人 中新社记者 张道正 “我是将近百岁的老人了,所懂的只是诗词。&r[详细]
2020-09-11
光明日报记者 柴如瑾 编者按 无论何种职业,无论身处何方,我们每个人都曾遇到过很多老师,心目中好老师的形象也各有不同。“好老师”什么样?在每个人的[详细]
20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