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官方网站!网址:www.cslai.org

您的位置:首页 > 音乐艺术 > 演出资讯

诞生70年,“浪子”首次来华

时间:2021-09-29 09:42:57 来源: 北京日报 作者:林雨萱

  10月12日,第24届北京国际音乐节将迎来今年的歌剧大戏《浪子的历程》,指挥家张洁敏将携手上海交响乐团、上海音乐学院合唱团,以及由夏侯金旭、周正中、李晶晶、韩音培等中国青年歌唱家组成的实力阵容,演绎这部斯特拉文斯基经典名作。这也将是《浪子的历程》首演迄今70年来,首次在中国奏响。

  从1998年首届音乐节开始,歌剧就成为了北京国际音乐节舞台上最具分量的表演形式。从2002年第五届音乐节上演贝尔格的表现主义歌剧《璐璐》开始,音乐节便高歌猛进,一马当先,成为国内歌剧舞台的拓荒者。这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2005年第八届北京国际音乐节上,德国作曲家瓦格纳的恢弘四联剧《尼伯龙根的指环》实现了里程碑式的中国首演。而自此之后,《唐豪瑟》《帕西法尔》《纽伦堡的名歌手》《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舞台版)相继登场,音乐节成为国内瓦格纳歌剧首演次数最多的艺术舞台。

  不仅如此,2006年音乐节借俄罗斯伟大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百年诞辰之机,又为观众献上了《姆岑斯克县的麦克白夫人》的中国首演,而另一位德国浪漫主义歌剧大师理查.施特劳斯的《玫瑰骑士》《阿里阿德涅在拿索斯》《艾莱克特拉》也都相继在音乐节亮相。甚至连巴洛克歌剧亨德尔《塞魅丽》、蒙特威尔第的《奥菲欧》等也都成为音乐节首演歌剧板块中的一抹亮色。

  在经典歌剧剧目轮番呈现的同时,北京国际音乐节近些年来把焦点更多地对准了20世纪现代主义歌剧,并首当其冲地推出英国作曲家本杰明·布里顿的作品,《诺亚的洪水》《彼得·格赖姆斯》之后,完整舞台版的《仲夏夜之梦》进入了观众的视野。在北京国际音乐节看歌剧,已经成为了北京乐迷的习惯,能够在北京国际音乐节看到的世界歌剧前沿景象,更是满足了观众们对歌剧艺术的无限期待。

  1951年9月11日,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亲自担任指挥,在威尼斯完成了自己的歌剧新作《浪子的历程》。这部歌剧承袭了斯特拉文斯基所秉承的新古典主义创作风格,在音乐的创作中模仿了珀塞尔、亨德尔等巴洛克时期的歌剧创作大师。

  作为20世纪初最重要的作曲家、现代音乐的伟大先锋,斯特拉文斯基的芭蕾舞剧《彼得鲁士卡》《火鸟》和《春之祭》最为当代观众所熟悉。而在歌剧创作领域,斯特拉文斯基也是一位极具探索精神的作曲大师,《浪子的历程》以新古典主义的视角,将巴洛克音乐与现代音乐相结合,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这部歌剧也成为了斯特拉文斯基的代表作。首演70年后,这部经典作品终于迎来了在中国的首次上演。北京国际音乐节在过去24年中呈现了近30部首次在中国上演的歌剧作品,这一名单因为《浪子的历程》的加入而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

  本次演出的歌唱阵容全部由中国青年歌唱家担纲,这些青年歌唱家长期活跃在中国和世界歌剧舞台,拥有丰富的歌剧演出经验,虽然《浪子的历程》是首次在中国上演,但演出阵容中不少歌唱家都已经演唱过这部经典歌剧。集结中国优秀青年歌唱家,演绎经典歌剧名作,不仅为观众呈现歌剧艺术的魅力,也将为业内外展现中国歌剧事业的未来之光。(林雨萱)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2019 京ICP备13008251号 网站维护:中安观研究院互联网科技中心 网站制作联系:010-5713080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2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