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官方网站!网址:www.cslai.org

您的位置:首页 > 影视艺术 > 艺术节

罗大佑:作为创作人别当坏榜样

时间:2020-07-02 11:18:18 来源: 羊城晚报 作者:张欣然

  罗大佑

  众歌手同台

  歌迷热情应援

  许飞

  上周五,广东卫视大型原创音乐节目《流淌的歌声》第二季回归。首期节目取得了收视率0.429%,市场份额1.867%,全国省级卫视同时段排名第4的不俗成绩。本周五晚的第二期节目将以“似水年华”为主题,由罗大佑担任经典传唱团团长,领衔王铮亮、叶蓓、许飞演唱《光阴的故事》《白衣飘飘的年代》《同桌的你》等金曲。节目录制期间,部分嘉宾接受了羊城晚报记者采访,分享歌曲故事和各自近况。

  罗大佑:作为创作人一定要争气

  罗大佑是许多音乐人的偶像。在今年1月份《流淌的歌声》第二季开机仪式上,叶蓓、王铮亮、简弘亦、许飞便抓住机会,用歌声“表白”罗大佑,开机仪式瞬间变成“大型追星现场”。而在罗大佑心中,也有追随多年的偶像——出生于1917年的上海著名作曲家姚敏,他表示:“姚敏写出来的流行歌曲如同地方歌谣、民歌一样,在我心中无人可取代。我最喜欢的歌是《情人的眼泪》。”

  此次参与《流淌2》的录制,罗大佑献唱之余,还将讲述歌曲背后的故事,他对羊城晚报记者表示“歌曲背后的故事是决定歌曲能否成为经典的重要因素”:“故事很重要,每一首歌后面都应该有故事,否则你不会去写这首歌。而这个故事对你的影响够不够强烈则决定了写歌人的心意,你想去写这首歌的心意够不够强烈,是这首歌足不足以成为‘经典’的一个条件。”

  尽管已有不少歌曲被视为传世佳作,但面对“你希望自己的歌被后世传唱多少年?”的问题,罗大佑颇为达观:“这没有办法控制,也得看我自己争不争气,写得不错的话,它就会留得久一点。”他强调:“我们作为一个创作人就要争气,不能随便给人家坏的榜样。”

  年过6旬的罗大佑虽然身材清瘦,但依然有着良好的精力。他表示,自己一直有锻炼身体的习惯,现在还在学弹吉他,“现在演唱时一定会带吉他进行弹唱”。他表示,作为创作人,一定不能懈怠:“手很重要,不要一直用手机,要自己用手写东西、用眼看东西。年纪大了更是如此,多与人沟通能防止老年痴呆。”

  许飞:和偶像同台有巨大意义

  “超女”出道的许飞创作能力颇受圈中认可,在《左半边翅膀》《我要的飞翔》之后,她又有了《父亲写的散文诗》《敬你》等代表作。

  此次,来到《流淌2》,她将以歌手的身份献唱高晓松创作的《同桌的你》。许飞表示:“90年代初买吉他的人中有许多都是因为《同桌的你》。当年我买第一把红棉吉他就是因为它。那个时候在我们县城里没有吉他老师,我是用一根弦拨单音的方式,去弹拨《同桌的你》调子,当时觉得自己还挺厉害的。”

  除了以自己的方式在舞台上演唱对自己颇有意义的老歌,此次,许飞圆了一个心愿——与偶像罗大佑首度同台,矜持的她欣喜地发了条追星成功的微博,但表面却不露声色,也没有跟偶像主动交流:“我自己内心会有小小的激动,但有一些感受放在心里会更好。‘你的音乐对我影响很深’,这种话我还挺说不出口的。”

  许飞将此次与偶像同台,视为“让自身的音乐路程变得更完整的一次机会”:“当年我唱着他的歌推开‘歌手’这扇门,如今出道已经14年了。我现在在一个分岔路口,面临着再一次突破的需求,在考虑‘向左走’还是‘向右走’,这时候再和他相遇并且是同台,对我来说还挺有意义的。就像他的歌目送着我,看我究竟会去哪里。”

  许飞表示,对自己的生活状态“还算满意”:“财务状况好时,我就全世界去玩。财务状况不好时,我就在家里专注写歌。既能做自己喜欢的事,还可以过上相对体面的生活,已经很好了。”

  王铮亮:赚钱养自己的音乐梦想

  不同于许飞的翻唱,王铮亮此次登台带来的是自己原唱的歌曲《时间都去哪儿了》。他感叹:“原以为要唱一首至少是三四十年前的老歌,没想到《时间都去哪了》也被归为‘老歌’了,这让我百感交集——既觉得幸运,又生出一丝淡淡的伤感。”

  说起这首歌走红的经历,王铮亮更感喟命运的神奇:“这首歌早在2011年就作为电视连续剧OST面世了,我在专辑里也推过,但一直不温不火。后来在宋丹丹老师家里聚会中,冯小刚导演听到了这首歌,他当时说:‘这首歌曲怎么这么揪心,但是又感动’。”

  冯小刚记住了这首歌,并用到电影《私人订制》中,歌曲终于走红。其后的马年春晚,担任总导演的冯小刚又将这首歌放进节目单,“无缝衔接地又添了一把火”。这首歌一波三折的走红经历,让王铮亮很受启发:“很多事情,我们以为已经是‘结果’了,于是就放弃了。但如果你继续坚持,也许会有更好的‘结果’在前方。”

  如今,王铮亮相当一部分工作是为电视剧创作OST,他形容这是“赚钱养自己的音乐梦想”:“因为发专辑肯定会亏钱,而我一直坚持发实体专辑,这是我对音乐的一种信仰。”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2019 京ICP备13008251号 网站维护:中安观研究院互联网科技中心 网站制作联系:010-5713080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2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