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国剧提质减量,变革进入深水区
进入2019年,国产电视剧的改革可以说走入了“深水区”。前些年因资本泡沫引发的产量激增,在2019年开始大浪淘沙。提质减量,是对这一阶段国剧发展整体水平的一个准确概括。
这是一个更加奉行“爆款逻辑”的时代,也是现实主义重回主战场的时代。上半年一部《都挺好》,暑期档一部《小欢喜》,贡献了这一年来电视剧最大的国民讨论度。古装剧缺位,流量演员战斗力锐减,国剧开始回归故事优先、制作优先、品质优先的正道。
电视剧生产平稳过渡
提质减量进行中
“影视寒冬”的说法从2018年甚嚣尘上以来,到2019年余威仍在。就在不久前,《证券日报》发表报道称,“天眼查数据显示,2019年以来,有1884家影视公司关停,具体表现为公司状态注销、吊销、清算、停业。”
从电视剧行业更为看重的备案数来看,确实情况不乐观。11月,《中国电视剧风向标报告2019》显示,2019年1至9月,广电总局备案立项的电视剧为646部和24597集,较2018年减少了240部和10612集,同比分别下降27.1%和30.1%。此外,电视剧的集数也在相应减少。2019年6月全国电视剧月报备案通报中,72%的电视剧都在申请变更集数。
行业内普遍的观点是,尽管整体电视剧产业的公司数量、剧集产量看上去在缩减规模,但相对严格的播出要求,其实是在把过去三年间由资本泡沫带来的国产剧乱象进行“提纯”。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 、清华大学教授尹鸿指出,“这几年电视剧产量在下降,用户的增长跟过去相比也出现一个相对平缓的时期,导致资本更加谨慎,这是我们今天面临的大产业形势。”在他看来,2019年,“减量提质”成为主流,“我们惊喜地发现,达到一定艺术水准和思想水准的作品数量在增加。虽然缺乏现象级作品,但是较好的作品今年是不少的。”
现实题材成“C位”
献礼表达更宽泛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围绕这一重大主题,2019年电视剧进行了包含86部剧的重点电视剧百日展播安排。进入展播名单的剧集大多聚焦社会现实,或关注现实题材,或采用现实主义创作手法。专业数据机构酷云互动董事长兼CEO李鹏指出,2019年当代题材电视剧在上星剧目的题材占比中达到了52.3%,相比2018年的66.2%稍有回落,基本与2017年的55.2%持平。
和去年献礼改革开放40周年的排播不同,今年的献礼剧在题材、内容和形式上更为宽泛,并不局限于重大历史革命题材,而是包含了都市生活、经济改革、城市变迁等方方面面,一批以普通老百姓生活视角出发,以个体或行业发展见证时代巨变的现实剧,如《光荣时代》《奔腾年代》《在远方》等,成为了今年电视剧的题材主流。在内容表达上,这些剧集在追求有意义的同时,追求大众接受度,基本都收获了收视和口碑的正向反馈。
2020年将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志年份,2021年则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从国家广电总局和各地方广电局的重点关注电视剧名单也能看出,未来三年,正能量、主旋律的现实题材依然会是国产剧的重要“领头羊”。
古装剧年底“回春”
转网大势所趋
两年前,国产剧首屈一指的大剧类型只有一种:古装剧。这一现象在2019年戛然而止。
2019年3月,国家广电总局发出“限古令”,从此上星卫视开始与古装剧绝缘,直到上周,湖南卫视才播出了除跨年播出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外的唯一一部上星古装剧《大明风华》。大批古装剧在上星无望后转投网络,年中的《陈情令》,年底扎堆“回春”的《鹤唳华亭》《庆余年》《梦回》等。酷云数据显示,在“限古令”作用下,2019年古装题材备案占比仅为7%,较2018年削减一半以上。
这或许也间接导致了2019年爆款电视剧的缺位。2017年,酷云电视剧直播关注度在2%以上的剧集占3.9%,2018年该数字为1.9%,到了2019年,这一数字减少至0.8%。尽管年初现代题材的《破冰行动》《都挺好》和暑期档的《小欢喜》都曾引爆过话题和关注,但一年仅两三部“爆款剧”的市场,似乎依然还在回调。年底网络播出的《庆余年》,一度引起了视频网站在收费模式上的大阔步改革;而刚刚播出的《大明风华》,也拿到了CSM59城1.92%、酷云数据破2的超高收视率,印证了观众对国产古装剧的收视期待和热情。未来,面对尚不明确的播出政策,古装剧成为制作方想接又不敢接的烫手山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