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小巷管家》引共鸣 巩汉林把"赵大爷"演活了
电影《小巷管家》上映后引起了共鸣,巩汉林把“赵大爷”演活了。在该片的映后专家座谈会上,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感慨道:“这部电影让我们看到,国家治理如何落实到了基层,而且是通过很多这样甘于奉献的‘赵大爷’来实现的,所以不仅北京要呼唤更多的‘赵大爷’,全中国都要呼唤‘赵大爷’。”
穿志愿者服装找感觉
《小巷管家》由郑昊执导,马铨联合导演,巩汉林领衔主演,张英、方清平等联合主演,以北京市2.3万名小巷管家的先进事迹和“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为主要内容,将北京市的基层治理工作和百姓的实际生活紧密结合,集中表现了在基层治理过程中如何打通最后一公里甚至最后一米的感人故事。
此前以喜剧形象给人们带去诸多笑声的巩汉林,这次在影片中饰演了一位幽默而不夸张、感人而不煽情的北京大爷赵建国。为了演好真人真事,巩汉林也很有仪式感地穿上了志愿者的服装、戴上红袖章寻找感觉,“我穿上这身衣服,往北京胡同里一站,真觉得自己变成了小巷管家中的一员,为胡同中的百姓处理各种琐事,排忧解难。” 巩汉林表示,自己通过演这部电影才发现小巷管家们所付出的东西,“北京的很多胡同和社区都有‘小巷管家’,他们是纯义务的,不拿一分钱,为社区老百姓服务。我演的赵大爷就是这样一个角色,舍小家、为大家。”
演赵大爷又学到很多
影片中赵大爷天天闲不住,有无数鸡毛蒜皮的事情需要去处理。“老街坊们有的会为了抢一个车位争得面红耳赤,有的硬说自己煤棚里有祖上传下来的宝贝,不愿拆。他们都很可爱、质朴,但是,这也确实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困扰。改造厕所、清理煤棚和停车等问题都需要小巷管家去协调。虽然也遭遇了很多人的不理解和阻碍,但赵大爷凭借着幽默的话语和真诚的感情一一地化解,也得到了街坊邻里的认可。”巩汉林举例说,“赵大爷为了美化街道,也顺便防止乱停车的问题,就想在胡同内的区域摆放盆花,苦于没有预算,他就自己骑着自行车到郊区花圃去买花。便宜的价格让他喜出望外,直呼‘终于知道了什么叫没有中间商赚差价!’”巩汉林的样子让观众都笑了,赵大爷的无私奉献也感动了花圃的姑娘,连夜就将鲜花送进了胡同。
巩汉林坦言,作为艺术工作者,只要深入生活、脚踏实地,就会发现身边值得关注的题材,“‘小巷管家’真的是特别热心和敬业,起早贪黑为群众解决针头线脑的实际困难。我在演了这个角色后也受了很大教育,以前胡同给我的印象是路窄、公厕脏,没想到现在的胡同不仅公厕修得漂亮,还有非常漂亮的绿化带和活动中心。这真的让我体会到了政府在尽心帮助百姓解决难题、群众又为城市着想的双向发力。大家住在胡同里面,就像是一家人,很多事情就需要商量、协调,然后政府再替我们想办法,给予实实在在的帮助。这样的话使生活品质提高了,邻里关系也和谐了。”
巩汉林也是剧组管家
导演郑昊表示,电影拍摄的过程中,巩汉林老师是全剧组在表演上的主心骨。对此,巩汉林表示,自己作为监制也算是肩负重任,在剧组对剧本、人物关系、台词进行调整,真的成了“管家”。他表示,《小巷管家》中的演员都非常敬业和优秀,自发地为这部片子贡献力量,通过这部电影表现出了小人物、大情怀。
电影《小巷管家》在拍摄中采用了“即时电影”的新型创作理念,将正在和即将实施的政策与工作及时地融入剧情之中,以国庆100天倒计时作为时间线索等,最大程度地贴近和反映了现实,但是这也给拍摄带来了难度,巩汉林透露:“剧组每天都要抢时间,经常是连续工作15个小时。”
尽管如此辛苦,但是巩汉林觉得非常值得,“《小巷管家》将基层党建工作的真人真事用艺术化的形式来进行展现,为北京的发展和提升尽了一份力。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演员相当于接受了一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