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郑晓龙:《功勋》用真实打动人
演员周迅扮演屠呦呦。 电视剧艺委会供图
中新网北京10月25日电 (记者 马海燕)截至10月21日,电视剧《功勋》的首轮播出结束,得到了领导和广大观众的普遍认可,豆瓣评分9.1分。导演郑晓龙松了口气。“当然也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从整体看,应该算交上了一份及格的答卷。”他说。
回想两年前,第一次面对这道“命题作文”,郑晓龙是不自信的。“因为以我以往的创作经验,通常‘自下而上’的创作是容易成功的,而这种‘自上而下’的创作,要想成功极其不易。我这里说的成功不是仅拍完、播出、获奖,而是要传得开、记得住、讲得好、收视高。”
导演郑晓龙发言。 电视剧艺委会供图
领命后,郑晓龙开始翻看李延年、于敏、张富清、黄旭华、申纪兰、孙家栋、屠呦呦、袁隆平等8位功勋人物的资料,一些艺术形象开始在脑子里鲜活起来。在25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主办的重大题材电视剧《功勋》创作座谈会上,他这样总结创作体会:“作品的成功首先归功于功勋们自带光芒;其次,才有我们感动观众的故事。”
“表彰功勋,是要为大众树榜样,为国家立精神!”从这一点出发,郑晓龙把破题的切入点定为写功勋的“高光时刻”。
然而,有些功勋的高光时刻容易辨识,比如,屠呦呦、袁隆平、于敏、黄旭华、孙家栋,他们的成就举世瞩目,但也有些功勋的高光时刻不那么好辨识,比如申纪兰,大家都知道她当了十三届人大代表,但鲜有人知道,她倡导并推动“男女同工同酬”写入宪法,为妇女解放、男女平等做出了重大贡献。
再比如,李延年参加过解放战争、湘西剿匪、抗美援朝战争等大小战斗20多次。张富清60多年深藏功名,从来不因战功向组织伸手提条件,要待遇。
郑晓龙说,要找到每个功勋人物的职业特点、性格特征和所处时代的不同,才能创作出个性化的、有血有肉的、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人物形象。在此基础上,再将他们“忠诚、执着、朴实”的人生品格和献身祖国的崇高境界贯穿整个作品。
“真实”成为《功勋》创作的核心要求。除了郑晓龙一向强调的细节真实,如服装、道具、场景这些都要尽力还原外,他还要求时代的真实感,人物的说话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和精神状态都要努力还原当时的历史年代,“哪怕是一些虚构的情节,也必须是符合功勋人物的主要精神及特点,不刻意拔高,不喊空洞的口号,不搞伪激情”。
《功勋》写了八个人物,分为八个单元。“我们希望这部作品的呈现既要有整体性,又要有各自的风格。参加《功勋》拍摄的各分组导演和编剧都是电视剧行业中的翘楚,发挥他们各自的优势,就能呈现出不同分组故事的新鲜感。我做导演也有些年头了,但用这样的方式创作一部作品还是第一次,也是一次有益的尝试。”郑晓龙说,让他欣慰的是,很多观众都提到这部电视剧很有电影质感。
总结《功勋》创作,郑晓龙诚恳表示,这类现实主义题材的文艺创作,一方面要求主创人员要深入生活,从真实的生活中提取素材,汲取灵感。同时,也希望各级领导给予更大的艺术创作空间。艺术创作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就是既要尊重事实,也要允许艺术虚构。否则,一味要求依照个人的真实经历创作不走样,那就不如去拍纪录片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