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官方网站!网址:www.cslai.org

您的位置:首页 > 影视艺术 > 编剧

慈文马中骏:To C是内容公司迟早要走的路

时间:2021-03-04 09:54:00 来源: 新京报 作者:张淳

  慈文传媒创始人马中骏

  《时光分岔的夏天》主演都是新人,体现了分账剧的一大特色。

  《如此可爱的我们》成为2020年度豆瓣评分最高(8.2)的分账剧,评分人数近7万且仍在上涨。

  影视寒冬仍未消退的大背景之下,分账剧这样已呈现出明显向上发展趋势的领域,自然会成为各方影视力量的必争之地。慈文传媒创始人马中骏,就计划在今年推出3~4部分账剧。站在影视行业的内容创作端,他如何看待To C模式分账剧的前景?

  拄拐杖走路轻松但对成长没好处

  A股上市的老牌影视公司慈文传媒有着多年To B版权剧和定制剧的制作经验,其出品的《花千骨》《楚乔传》等曾掀起追剧热潮。慈文2021年将在分账剧领域发力,最早启动的《时光分岔的夏天》已经杀青。马中骏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时透露,公司2021年的剧集计划中,传统剧集有8~10部,分账剧有3~4部,占比近3成。他做分账剧的想法在几年前做网络电影的时候就产生了。

  做分账剧,影视公司有机会获得更高的收益,但也需要承担几乎全部的风险。为什么慈文要跳出“安全区”,进入并不熟悉的To C分账剧领域?在马中骏看来,传统To B模式会让内容公司过于依赖平台——风险由平台来承担,用户反馈也由平台转达。“这样的习惯对内容公司不好。就像有拐杖的走路,的确让人觉得轻松一些,实际上对自己的成长没有好处。”To C模式虽然要承担更大风险,但也直接面对用户的喜好、直接掌握市场的反馈,反而能够让内容公司更好地磨炼成长。“所以我觉得,To C是内容公司迟早要走的路。”

  马中骏从内容生产角度分析认为,分账剧与版权剧、定制剧在制作上有相同也有不同。相同在于,不管To C 分账剧还是To B版权剧和定制剧,都需要对目标受众群有深入的了解,毕竟影视剧最终都是观众买单。对于版权剧、定制剧,平台实际上是甲方,内容公司需要倾听并尊重甲方的意见,按照他们的要求来搭建创作班底。“分账剧则是内容公司自己做主,我一定会用自己认为最合适的方式,找自己认为最合适的导演、编剧、演员来完成。说白了,版权剧、定制剧不能不听平台的,分账剧就是听我的。”

  市场规则逐渐清晰

  几年前,马中骏做网络电影时就有了做分账剧的想法,但当时分账剧的市场体量还不够大,各平台的分账体系尚未完善、分账规则也比较模糊,因此慈文选择先行观望,没有立即介入。

  “我觉得做内容的对分账模式都会比较喜欢,毕竟大家都希望直接从用户那里获得反馈。”一旦分账剧的市场体量达到一定层级,并且建立起可视化的清晰的分账系统,头部影视公司就会陆续入局。

  “为什么说现在可能是个好的时机?因为现在分账剧市场越来越具备了分账的体量,分账的模式虽然还没有到非常完整合理的阶段,至少越来越清晰。在这个基础上,做分账剧成功机会就越来越大。”

  马中骏认为,目前分账剧发展仍处于早期阶段。跟版权剧、定制剧相比,内容公司对分账剧的投入会更加谨慎,投资额也有一定的差距,演员倾向于用新人。等市场真正成熟之后,分账剧的投资额会进一步提升,也会有明星演员加盟。

  马中骏表示,新公司和老牌公司在分账剧领域各有所长各有所短,谈不上谁更有优势。“我们的资源和经验的确都相对多一些,但坦白讲,有时候理念可能趋于保守。新兴的公司,或许资源和经验不是很丰富,但它们想法非常新也敢闯。分账剧领域,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线,应该互相学习。”

  ■ 导演说

  《如此可爱的我们》评分8.2,导演接受采访称新导演更适合分账剧

  剧本和钱最重要,导演更有话语权

  定制剧目前平台话语权更大,平台对剧本修改、演员选择给出的意见,导演要遵从。“多多少少会破坏导演对作品的构想,可能每个导演都有这样的执念吧,希望作品最后呈现出来是最初脑海里的那个样子。分账剧平台是不出钱的,就不会强加很多意见。”

  参与分账剧“角逐”的,有很多入行时间不久的“新人”,譬如90后导演“猫的树”(袁爽),他执导的《如此可爱的我们》获得了豆瓣8.2的高评分。他被分账剧哪些特质吸引?

  开播前几天还在担心会不会亏本

  《如此可爱的我们》是90后新人导演“猫的树”的第一部分账剧,开播后打破了爱奇艺一直由古装甜宠题材保持的分账剧热度纪录,“猫的树”告诉新京报记者,一开始写剧本时没有想做成分账剧,项目推进过程中跟平台沟通了解到分账剧这种To C的形式,决定试一把。他坦言,决定用青春题材尝试分账剧之后,团队也有过担心,直到开播前几天,团队还在群里讨论“这部剧会不会亏本啊”,没想到播出效果好得超出了预期。

  创作周期更短,更体现导演意图

  《如此可爱的我们》之前,“猫的树”也拍过To B模式的平台定制剧。他坦言,To C模式的分账剧吸引他的原因之一,是分账剧比定制剧的创作周期更短。定制剧从立项开始就得花很多时间跟平台沟通,经历平台内部过会等流程,沟通时间成本很高,但分账剧不需要经历这些程序。其次,分账剧能够更完整体现导演的意图。定制剧目前平台话语权更大,平台对剧本修改、演员选择给出的意见,导演要遵从。“这样多多少少会破坏导演对作品的构想,我自己是做导演的,可能每个导演都有这样的执念吧,希望作品最后呈现出来是最初脑海里的那个样子。分账剧平台是不出钱的,就不会强加很多意见。”

  “猫的树”认为,比起全新的影视公司来说,分账剧的形式更加适合还没有成熟作品的新导演。“分账剧并不是都赚钱的,亏的也有不少。分账剧需要自己出钱去拍,如果一个创业新公司贸然去做分账剧,压力还是挺大的。但对新导演来说,分账剧是比较好的机会。尤其之前没有成熟案例的导演,在跟别人聊项目的时候其实不会有太多的话语权,但如果是分账剧的话会好一些。”

  把钱花在观众看得到的地方

  新人新公司过去一直是分账剧创作端的主力。但随着市场“蛋糕”越做越大,很多传统做To B剧集的影视公司也陆续入局,参与分账剧领域的竞争。作为这个行业的新人,“猫的树”并没有因此感到压力。“分账剧是所有的做剧模式里,商业属性最强的一种,它是纯To C的,大家需要做到的都是压缩成本,利益最大化。”而在这方面,他认为大公司虽然拍剧的资源和经验都比较丰富,但他们习惯了拍一些大制作的剧,并由此形成了一套做事的模式,这会导致大公司在成本控制上相对于小公司更困难一些。

  在他看来,做分账剧最关键的是要把控好艺术和钱两个方面。“艺术”上,分账剧的剧本尤其重要。分账剧在流量、宣传等各方面,相对版权剧、定制剧都没那么强,必须靠更好的故事才能吸引观众。“钱”方面,创作者要清楚观众和业内的眼光并不一样,有些地方花了钱观众也看不出来,更需要把钱花在观众能看得到的地方,尽量压缩成本,才能保证风险更小。对于导演来说,拍分账剧是个痛并快乐的过程。导演更有话语权,但分账剧的钱没有定制剧那么多,他必须要在钱和艺术之间取舍,学会妥协和平衡。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2019 京ICP备13008251号 网站维护:中安观研究院互联网科技中心 网站制作联系:010-5713080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2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