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官方网站!网址:www.cslai.org

您的位置:首页 > 影视艺术 > 编剧

《大幕开启》紧跟时代热点传递深圳精神

时间:2020-11-02 14:49:16 来源: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作者:杨光

  “作为一个深圳人,看了这期节目,深深地为家乡40年巨变惊叹。深圳速度、深圳效率和深圳精神让人震撼,让人感动!”这是一位观众看完《大幕开启》“逐梦 先行——庆祝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文艺晚会”后在朋友圈写下的文字。

  11月1日晚,央视综艺播出《大幕开启》,聚焦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节目中,无论是“蛇口开山第一炮”的震撼视听效果,还是“放飞白鸽”的温情场面,以及主创围炉座谈的走心时刻,都令人印象深刻。这档全新节目自播出以后始终深耕时代,坚定文化自信,紧跟时代步伐,呈现了一台台艺术性、思想性十足的舞台文艺作品,获得了广泛赞誉。

  还原时代风貌

  《大幕开启》展现深圳魅力、活力和动力

  “这,就是深圳,充满魅力、动力、活力、创新力的国际化创新之城。”

  伴随着明快有力的节奏,一部气势恢宏、立意高拔的短片,掀开了《大幕开启》“逐梦·先行——庆祝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文艺晚会”的序幕。

  为了真切还原时代风貌,主创团队提前一年便开始搜集、整理和考证历史资料——深入深圳的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和改革开放展览馆,萃取最能体现改革开放精髓的闪光点,筛选出3000多张图片和50万文字素材;同时也访问了很多记录早期深圳发展历程的参与者和记录者,初选了5000多张珍贵图片;在晚会排练和后期合成中,又陆续邀请了专家、特区建设者、普通市民来对节目还原度进行“挑刺”与建言献策。这种对真实的执着使得整台晚会充满艺术的感染力和科技的创新力,既展现了今日深圳的魅力、活力和动力,又回溯了当年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以及几代来深建设者的青春岁月。

  晚会更打破传统编年体的叙事模式,用纪实报告体的剧式结构,令晚会的艺术语言不同于以往大多数晚会,而“时空隧道”式的纵向舞台,更是前所未有的独创之举。导演甲丁透露,“深圳大剧院一名员工告诉我舞台后面还有一部分很少用到的空间,最终我们打通了这50米,改造成一条‘大路’,它寓意深圳的开拓之路、创业之路、圆梦之路。”台上奔跑的每个演员,代表着每一个追梦的深圳人,在改革开放的大道上,他们逐梦、奔跑,奔向先行示范区的美好明天。科技与艺术深度融合,体现深圳创新之魂,也赢得了观众的共鸣:“节目带领我们在时空的隧道中穿梭、体验、感悟,深圳精神被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来了就是深圳人》中,任正非、马化腾等从深圳起飞的企业家与初来特区热土的年轻人展开跨越时空的对话,字字句句都浸透了创业精神和开拓者的热血,体现了新时代特区锐意革新的精神和特区人的理想追求。看完节目,观众纷纷表示,“看完央视的这期节目,想去深圳看一看,感受深圳精神”,“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深圳必将书写壮丽新篇章!”

 

  以人民为中心,用精品艺术培根铸魂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扎根生活,又超越生活,是《大幕开启》的内容底色。节目始终把人民放在主体位置,以浓墨重彩的笔法进行歌咏,兼具思想性、艺术性与创造性,用舞台凝聚感动、创精品培根铸魂。

  深圳曾创造了“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这种速度到底该如何呈现?晚会如何选择演员,才最能体现深圳气质?令人震撼的舞台艺术如何呈现?在节目结束后的围炉访谈环节,主持人张蕾、讲述人倪萍、晚会主创团队与观众共话创作,揭秘幕后不为人知的故事。

  “这台晚会要充分尊重历史真实,力求还原时代原貌”,《逐梦·先行》创作之初就定位纪实报告剧。总导演甲丁表示:“深圳经济特区的40年融入了千千万万劳动者的心血,他们理当成为时代的主角,我们也有理由反映他们的精彩奋斗和多彩生活,表达他们的壮志和心声。”

  整场晚会在内容表达上,注重情景呈现、情怀塑造和情感抒发。节目中所有的演员都不是演员,而是剧中人。歌手张迈说,演出时,我能感受到作为建设者参与到城市发展、见证祖国昌盛的荣耀。“我不是一个演员,而是一个真正的建设者。”

  来自少林寺鹅坡武校的群众演员在“脚手架”上组成了蕴含深圳精神的“拓荒牛”造型,体现了对身体的高难度控制力,收获了很多年轻观众的心,大赞“好酷”。此外,数百名演员很少有整齐划一的“团体操”式舞蹈,各有各的角色定位,每个人都在自己的角色基础上用形体姿态表达出特定的情感,充分体现了节目的艺术性与创造性。

  叩击时代脉搏、汇聚时代精神,以舞台艺术抒发人民激情,唱响人民心声,这是《大幕开启》始终为观众喜爱、被社会认同的奥秘所在。节目综合舞台演绎和沉浸式访谈,全面呈现艺术作品承载的历史记忆和时代信息,既深入人心又接近本真,体现了“贴近现实生活,也能显露出史诗的气质”的特点。在为大家带来持续带去高水平的艺术享受的同时,反映新时代的心声、展现新时代的面貌,传播新时代的文化自信,用一个个惊艳的舞台,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筑同心。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2019 京ICP备13008251号 网站维护:中安观研究院互联网科技中心 网站制作联系:010-5713080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2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