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官方网站!网址:www.cslai.org

您的位置:首页 > 学会之窗 > 学会动态

习近平“七一”讲话:这个“重要法宝”,愈加重要

时间:2021-08-05 08:58:26 来源: 新华网 作者:马若虎

  新华网记者 马若虎

  【学习进行时】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是一篇光辉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讲话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把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升到了新高度。新华社《学习进行时》原创品牌栏目“讲习所”推出系列文章,为您梳理解读讲话中的一系列重大观点。

  众力并则万钧举,群智用则庶绩康。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爱国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团结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法宝。”

  这是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也是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

从百年党史的时间维度感悟这个“重要法宝”

  党的事业之所以宏大,复兴梦想之所以伟大,既因为其目标高远、蓝图宏伟、愿景美好,也因为我们党不断夯实、巩固团结奋斗的思想政治基础,广泛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能量。

  我们党已经走过了100年光辉历程。穿越百年风雨,团结的旋律始终高昂,共同奋斗的力量始终激荡。

  习近平强调,在百年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把统一战线摆在重要位置,不断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凝聚起共同奋斗的力量。

  统一战线这个“重要法宝”,历来是党的总路线总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党的光辉历程和辉煌业绩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开辟了伟大道路、建立了伟大功业、铸就了伟大精神、积累了宝贵经验,在中华民族发展史和人类社会进步史上写下了壮丽篇章,我们党所创建的统一战线也历史地成为把广大矢志复兴梦想的爱国人士、爱国力量团结在自己周围的坚固纽带,推动了党和国家事业的兴旺发达。

  环顾世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历史之长,经验之丰富,贡献之重大,在国际共运史上没有先例。我们党在统战工作中形成的一些规律性认识,既是继往开来的宝贵财富,也是必须始终坚持的重要原则。

从复兴伟业的历史进程把握这个“重要法宝”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

  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现在的统战工作不是过时了、不重要了,而是更重要了。我们搞统一战线,从来不是为了好看、为了好听,而是因为有用、有大用、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统一战线工作,召开一系列重要会议,出台一系列重要文件,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科学回答了统一战线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为新时代统一战线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习近平曾强调,人心向背、力量对比是决定党和人民事业成败的关键,是最大的政治。

  目前,我们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已经发展成为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的联盟。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我们的事业才有更稳固的基础。

  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作为中国共产党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政治优势和战略方针,统一战线的作用只能加强不能削弱,统一战线的工作需要改进更要创新。

在实现梦想的新的征程用好这个“重要法宝”

  新的“赶考”路上,人心是永恒的标准,人民是永远的考官。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能前进。越是处于改革攻坚期,越需要汇集众智、增强合力;越是处于发展关键期,越需要凝聚人心、众志成城。

  “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统一,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广聚天下英才,努力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形成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生动局面,汇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

  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继续做好统一战线工作是习近平强调的九个“必须”之一。

  当前,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在前进道路上面临的风险考验只会越来越复杂,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以史为鉴、开创未来,我们必须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的“重要法宝”作用,发扬斗争精神,高扬团结的风帆,最大限度地凝心聚力。

  我们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断增强党在统一战线中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把各方面力量团结凝聚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形成“众星拱月”的良好局面,切实构建大统战工作格局,形成做好新时代统一战线工作的合力。

  新的征程已经开启,集众智,汇众力,统一战线这一“重要法宝”将会展现愈加强大的生命力。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2019 京ICP备13008251号 网站维护:中安观研究院互联网科技中心 网站制作联系:010-5713080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2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