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官方网站!网址:www.cslai.org

您的位置:首页 > 文艺科研 > 专题

积极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网络发声

时间:2020-11-30 10:20:49 来源: 光明网-学术频道 作者:郑芳芳

  作者: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专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网络发声与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研究”课题组负责人、北京工商大学副教授 赵春丽

  互联网已经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高校更是国内外各种错误思潮网络渗透的重要目标,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思政课教师是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责任主体,思政课教师的网络发声有利于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有利于引导大学生正确辨别各种错误思潮,有利于引导大学生正确开展网络实践,对维护互联网条件下的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高校思政课教师要把互联网作为“第二讲台”

  “课上课下一致、网上网下一致、自觉弘扬主旋律、积极传递正能量。”当前,各种力量、组织势力与个人无不寻求在网络平台发声的渠道,提升知名度、扩大影响力,试图影响舆论,争取话语权。互联网对青年学生价值观的影响甚至已经远远超过学校及教师对他们的影响。在此种网络境遇下,广大思政课教师不能缺席、缺位,不能在网络空间“失踪”“失声”“失语”。网络就是既无形又无边无际的大讲台、大课堂,教师不去“站”讲台,敌人就会来霸占讲台,甚至来“拆台”。高校意识形态的阵地已经不仅仅局限在现实校园与课堂,更存在于无形的互联网空间,思政课要不断拓展课堂边界,实现虚实空间的自由转换。作为维护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主体,思政课教师在互联网时代的责任已经不仅仅是站稳三尺讲台,而要把讲台拓展到互联网空间、手机客户端,把互联网当作大讲台、大课堂,实现现实课堂与虚拟空间角色和作用的有机统一。高校思政课教师应该深度融入到作为“互联网原住民”的青年学生们的网络生活中,与他们在网络空间“同呼吸、共命运”,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和引领青年学生。

  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勇于承担网络责任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思政课的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当前,思政课教师专职数量也在不断扩充,队伍也在不断壮大,是一只具备潜力与优势的网络力量。思政课教师要充分发挥优势,把自身的影响力投射到学生群、朋友圈和社交圈。当前,高校一些思政课教师利用自身专业素养进行了网络发声的尝试,引领了一批高校学生,取得了良好效果。但是,整体来看思政教师对大学生思想动态及涉及高校的舆论引领能力还较弱。高校思政课老师参与网络发声的责任担当意识不强、主动性不强、积极性不高,愿意主动网络发帖发声的不多。

  面对网络空间激烈的意识形态斗争,思政课教师要敢于表明态度、勇于承担网络引领责任。一是要做好网络解惑,积极回应大学生关注的网络舆论与现实问题。大学生思想活跃,对舆论和社会热点较为关注,对国家相关政策也有诸多困惑和不解,思政课教师要积极帮助大学生解疑释惑。当前,部分思政课教师网络发声的内容多与教学和科研动态、资料相关,理论性与学术性太强,主要在学术圈打转,没有将学术研究与网络引领大学生有机结合,针对大学生关心的舆论热点与现实问题的内容较少。二是要做好网络把关,帮助大学生做好信息甄别,把好信息关,剖析与批判错误思潮。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深入开展网上舆论斗争,严密防范和抑制网上攻击渗透行为,组织力量对错误思想观点进行批驳。思政课教师要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帮助大学生辨别各种舆情事件,批判错误观点和社会思潮,提升大学生网络文明素养。三是要做好网络传道,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国家重大时事政策的网络解读与宣讲。要创新话语体系,将学术话语和教学话语转变为网络话语,探索多种网络表现形式,以图片、短视频、直播、二次元文化等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传递主流意识形态内容。四是要做好网络交往,善于做大学生网络空间的“知心人”。思政课教师相比于其他教师与青年大学生有更多的接触和了解,因为和青年学生同处在校园的微环境内,除了课堂的交流,还受校园微环境的共同影响,有共同“在场”的亲近感,有共同的“校园议题”设置,因为拥有共同的话语背景,思政课教师会大有可为。

  要采取措施激励高校思政课教师网络发声

  要继续大力充实思政课教师专兼职队伍,优化学科背景。一方面,高校要严格按照教育部规定的师生比例继续充实专兼职教师数量,从整体上减轻思政课教师的教学与科研压力。同时,还要聘请各个领域,包括新媒体领域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担任思政课兼职教师,积极引导兼职教师网络发声,有条件的高校可为大学生配备“网络导师”。另一方面,要优化学科背景,除了坚持引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专业的博士人才,还要把不同学科背景的博士,如新闻学、传播学、政治学、心理学、历史学等专业的博士充实进高校思政教师队伍,以完善思政课教师的知识结构,为网络发声提供较为宽广的视野和多学科的支撑。

  二是要进行思政课教师网络发声技能的培训,提升网络发声能力。在对课题组进行调研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有超过三分之一(37.82%)的教师对网络发声信心不足,“感觉发声了也没有人听,没有什么效果”。81.55%的教师认为“应该接受相关培训以提高网络发声的能力与水平。”解决思政课教师的“本领恐慌”,需要进行制度化的网络发声培训,以提高网络发声能力。要提升思政课教师网络工具的使用能力和网络信息加工能力、网络主流意识形态信息的写作与传播能力、网络舆论与社会思潮辨别力与批判力、网络互动沟通与涉校舆情的引导能力。

  三是要整合新媒体平台,为思政课教师网络发声提供平台保障。66.61%的思政课教师认为“有必要创办统一的思政课教师网络发声平台”。一方面,高校要激活校园网络,创建校园手机客户端,开设校园网络师生论坛,整合相关力量创建高校自己的网络思政平台与客户端。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和工作部门要致力于构建“两微一端”全媒体发布平台,形成新媒体矩阵,实现电脑、手机客户端、小程序等多平台的个性化发布,为思政课教师网络发声提供平台支持。

  四是要改革思政课教师评价体系,把网络发声纳入到评价标准中。思政课教师作为负有特殊使命的教师群体,对他们应该有不同于专业课教师的评价标准。针对思政课教师在新的历史境遇中的所扮演的角色及承担的责任,建议把网络发声的成果纳入教师评优评奖和职称晋升的依据中。一方面,要给予网络发声的思政课教师以荣誉奖励,可设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成果奖、优秀网络理论文章奖、网络思政工作先进个人、网络影响力人物、网络文明先进个人等奖项。另一方面,要把网络发声的成果作为思政教师评优评奖的重要依据,如在优秀教师的评选中,应将其作为可选条件纳入评比标准。思政教师发表的有影响力的网络评论与理论文章可计入科研成果,纳入职称晋升的可选条件。创建自媒体平台进行网络发声可作为一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课程,计入教师工作量。

  五是要提供项目化支持,培育和创建一批有影响力的网络发声平台。对于现有的已经取得一定影响力的平台可给予必要的经费支持。同时,设立网络思政专项经费,以项目资助的形式积极支持有条件、有意愿的教师开展网络发声实践,积极引领学生和网络舆论,维护高校意识形态安全。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2019 京ICP备13008251号 网站维护:中安观研究院互联网科技中心 网站制作联系:010-5713080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2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