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论中国古代关于人的发展思想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论中国古代关于人的发展思想
张茂泽
中华文明持续不断发展5000多年,其中关于人的发展思想是在数千年人类文明史开出的绚丽花朵,值得今天借鉴和汲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是核心
从我国历史看,中华文化持续绵延5000多年,没有中断自然发展进程,并长期居于人类各文明的历史前列。这在当今世界可谓独一无二,绝无仅有。中华民族由炎黄部族,发展为夏人、商人、周人,成就华夏族群,进而构成华人族群的发展主线。华人族群,也称中华民族共同体。
迄今为止,华人族群依然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特大族群,中华民族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共同体。这里气候宜人,地域辽阔,资源丰厚,物产富饶,生产发达,人口众多,文化繁荣,生活富足,创造发展出高度发达的文明。中国历史上拥有发达的农业、影响世界的四大发明、现代制造业等物质文明,也有三代礼乐文明、中央集权和郡县制、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制度文明,诸子百家、儒释道为代表的精神文明。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是核心;辩证思维,落实为历史思维,是主要思想方法;人文的、理性的信念,是安身立命精神家园的基本形态和主要内容。好学与克己寡欲,是人性修养的两个方面;自强不息、崇德尚贤是受尊崇的人生态度,厚德载物、和而不同是被提倡的为人处事方式。故在历史上,中国能够长期成为世界性大国,积累了丰富的大国治理经验,受到汤因比等外国学者的肯定和重视。中华民族这些辉煌历史成就,归根结底,以中国人的发展为前提和基础。因为人的文明创造能力,正是人发展所获成果的对象化表现。
我国古代人学发达,思想内容丰富
古代长期占主导地位的儒释道,都关注和解决人成为理想的人的问题。换言之,他们都关注和解决人的发展问题。我国古人关于人的发展思想,有广泛的人的发展实践基础,有人的发展所取得的巨大历史成就基础。
在人发展的实践基础上,首先产生和发展出丰富的关于人的发展的种种意识。如以文野之分、人文化成、“文明以止”等为核心的文明意识;以鸟兽不可与同群、君子不器、人最为天下贵为核心的人文意识;以人能群、隆礼重法、家庭国家天下密不可分为核心的社会意识;以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天下为公,选贤与能为核心的公共意识;以不知命无以为君子、当仁不让于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核心的使命意识和责任意识;以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我欲仁斯仁至矣、性即理、心即理等为核心的主体意识;以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朝闻道夕死可矣、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等为核心的求道意识;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等为核心的仁爱意识;以四海之内皆兄弟,天下一家、中国一人等为核心的人类共同体意识,等等。这些意识内容既是我国古代关于人的发展观念进一步发展为系统思想的心理土壤,也是我国古人运用关于人的发展观念于社会实践中的具体表现。
儒学中关于人的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我国古代关于人的发展问题,始终是儒释道三家关注的重心。但最全面并始终一以贯之重视和讨论人的发展问题的学派,无疑是儒学。众所周知,儒学是人学。它研究人的问题,研究“人人”问题,研究人成为人的问题,研究现实的人成为理想的人的问题。这里以儒学为例,概括说明我国古代关于人的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人的发展有不求上进与人器物化或工具化两大问题。人的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物化。表现有两个方面:一是困而不学。人仅有身体在本能发展,人性、心灵却毫无开掘、觉醒,终生溺于小人之域不能自拔,真是可悲可叹。二是学而不能上达。人如果不能通达于道,终生局限于只是知识人,只是专家、技工。这类人才现在尤其多。古人谓之为“器”。人要成才,首先要成器。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人首先要成器,然后追求超越器。超越器具、器物性能的固定性、有限性、被动性,成就人的通达性、无限性、主体性。变被动为主动,变被规定为自我发展,变不通达为能丰富、充实自己,使自己作为人,而具有人的无限可能性。这时,孔子说:“君子不器。”对我们今天的专家们、技工们尤其具有启示作用。
所以,人的发展在克服物化后,就走上了人的发展的康庄大道。学习积累没有止步,下学上达,主要达到两个境界。一是遵纪守法、见贤思齐的君子境界。君子是人性修养合格的人,是人作为合格人的人格标识;君子的理想就是希贤成圣。二是天人合一,与天理为一,致良知的最高境界,就是达到“人”概念规定性的境界,即觉悟和实现了人性的圣人境界。圣人只是人发展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即理想的人、标准的人、典型的人。
我国古人关于人的发展的思想主要集中在人自身修养的提高、对他人的感染教化两个方面。换言之,他们认为人的发展:一方面是自己发展;另一方面是帮助他人发展。将人的发展定位在人性修养的提高上,定位在人性的自觉和实现上,是非常深刻的思想,也很有科学性。因为人的发展,并不仅仅是生物性的身体的成长。小孩子的身体成长当然是发展,但这类优生优育问题,并没有成为古人关于人的发展观念关注的要点。人身体长高,体型长胖,体现出了事物由小到大,但不足以谓人的发展。因为牛马、禽兽也能这样成长。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主要不在身体上,而在人本性的认识、充实和丰富上,在人良知的觉醒和呈现上。所以,人性的觉醒和实现,良心的澄明、呈现,才是人发展的关键。而这又离不开人理性能力的发掘和运用,道德能力的培养和实践,审美情趣的培育和欣赏,功利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掌握等。
古代关于人的发展思想的价值意义
按照古人的思路,社会问题、政治问题、经济问题、历史问题等的解决,无不以人的发展问题的解决为前提。而人的发展问题的解决,在古人的思想中,又主要展开为三个理论领域。
天人合一的世界观。天人合一的世界观为人必须发展而且能够发展,提供理论说明和证明。人可以发展,而且人必须发展,需要理论说明;否则,人们不清楚人的发展的内涵和意义,对自己作为人的发展缺乏自信。不仅自己必须发展、能够发展,而且他人、所有人都必须发展、能够发展,这也需要理论说明和证明。这就是古人的天命论(后来发展为天道观、宇宙论等)、人性论、天人合一论等理性信念,它集中阐明了“性与天道”统一的实际情况。在天人合一里,天道落实为人道,故不玄虚抽象;人道有天道做支撑,故人成为理想的人,并非不可为,只需修养、教化,人文化成,自信做去,不断努力即可。
人如何发展的人性修养论。儒家修养论内容最丰富。君子、贤人、圣人等理想人格在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儒家的人性修养内容涉及修身、见性和养心,既有身体的锻炼、生命的养育,也有知人论世基础上人性的认识、明觉,更有本心的反思觉悟、道心的精微体验。儒家人性修养,总是身心交养,而又以心性为主为重的。古代先贤在修养方法上各抒己见。孔子的学习和克己,从正反两方面对修养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大学》明明德说,明确了人性修养的重点,三纲领、八条目则规划了人性修养的框架和路径;《中庸》提供的中庸之道、诚明之法,则提供了儒家人性修养的方法论。孟子求其放心说,养心寡欲说,读书知人论世说,为儒家关于人“心”的修养论述树立了标杆。荀子劝学、虚壹而静、化性起伪、明分使群诸说,使儒家修养论更易于和教化实践相结合,对后世产生了广泛影响。孔子朝闻道夕死可矣、杀身成仁说,孟子舍生取义论,荀子“群众不能移,天下不能荡”的德操论,董仲舒“天不变道亦不变”“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诸说,则提供了古代儒生精神家园修养的样态。至于张载变化气质说,程朱格物致知、居敬穷理论,王阳明“致良知”说,皆可谓对此前孔孟荀修养论的深入发挥。
帮助他人发展的文明教化论。古代先贤在探讨如何帮助他人发展时,含教育教化、文化教化、政治教化、经济教化、社会教化、法律教化、风俗教化等多方面,涉及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古人认同的关于人的发展方法,主要是中庸之道,即中道。中道发展,完全符合真理;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普通劳动群众,匹夫匹妇,也能知能行。这虽然是朴素辩证法,但其深刻性却达到了古代辩证法的高峰。我国古代天人、体用、主客辩证思维,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朴素辩证法的最大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