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践行“山水林田湖草统筹治理”整体系统观
作者: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张修玉、施晨逸、裴金铃、植江瑜、汪中洋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内容,关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乎生态安全稳定和美丽中国建设进程。笔者认为,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积极践行“山水林田湖草统筹治理”整体系统观。
深刻把握“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哲学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要统筹兼顾、整体施策、多措并举,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
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孕育了丰富的生态哲学。比如,西双版纳傣族人民在与大自然的长期相处中,历来传承“有林才有水,有水才有田,有田才有粮,有粮才有人”的保护森林与水源的生态哲学思想。共同体理念作为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指导思想,与傣族人民这种保护自然的生态哲学不谋而合。
从这个意义出发,“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理念是对中华传统生态哲学的传承与发展。开展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是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有力举措,也是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必然要求。
科学厘清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的工作思路
一是摸清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的部署需要以问题和生态功能为导向,通过分析生态环境现状,从“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着眼,认真梳理各环境要素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仔细研究和甄别,深入研究这些问题之间可能存在的相互联系和因果关系。做到细致梳理问题,全面看待问题,系统分析问题,统筹解决问题,真正摸清生态系统状况与变化趋势,为生态保护修复和管理提供可靠的支撑。
二是划定生态保护与修复片区。依据区域生态环境突出问题与主要生态功能定位,确定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部署区域。首先,综合生态调查评估结果和生态保护修复关键技术,考虑地形地貌、河流水文等自然环境,确定以流域为范围的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布设片区。然后针对突出问题,分析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实施的空间布局方案。按照“一块区域、一个问题、一种技术、一项工程”的思路,形成生态保护修复关键技术整体解决方案。
三是规划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统筹山水林田湖草各种生态要素,对工程全面部署。改变按生态要素或资源种类保护治理的工作模式,在明确生态环境主要矛盾和问题的基础上,全面开展水环境保护治理、农牧用地保护等,筛选出一套包含树种选择、生物廊道建设、水质处理等方面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强的生态保护与修复技术,
四是建立健全工程实施保障措施。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涉及到左右岸、上下游,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水体保护和生态保护必须把整个流域看成一个整体、一个系统,谋划布局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依据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保护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从组织领导、干部绩效考核、资金筹措与投入等方面,提出生态保护修复体制机制创新方向、任务和路径。
规范指引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的工程实施
一是强化系统思维,注重各种要素协同治理。要找出问题根源,从源头上系统开展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加强协同联动,强化山水林田湖草等各种生态要素的协同治理,推动上中下游地区的互动协作,增强各项举措的关联性和耦合性,注重整体推进。按照生态系统的内在规律,统筹考虑自然生态各要素、山上山下、地上地下、陆地海洋以及流域上下游,进行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增强生态系统循环能力,维护生态平衡。强化流域综合治理工作,把治水与治山、治林、治田、治湖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对自然生态进行系统的保护、治理和修复,不断增强生命共同体的活力,切实保障区域高质量发展。
二是加强本底调查,摸清自然生态环境概况。本底调查范围应针对区域(或流域)、生态系统等不同尺度、不同梯度进行,深度应不低于同类工程的有关要求,制作基础调查图表数据应符合自然资源及相关专项、专业调查要求。区域(或流域)尺度上需关注生态空间格局,明确组成生态系统的类型、数目及分布;生态系统尺度,需关注构成生态系统的群落特征,明确动植物组成、生境质量等。若工程区涉及保护区,还应明确保护区范围及对象。除自然生态系统状况之外,还应调查生态系统受威胁情况,识别主要胁迫因子,尤其是污染、采矿等与人类活动相关的胁迫因子的强度及分布。
三是遵循自然规律,因地制宜开展保护修复。针对各类型生态保护修复单元分别采用保护保育、自然恢复、辅助再生或生态重建为主的保护修复技术模式。对于代表性自然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及其栖息地,采取建立自然保护区地、去除胁迫因素等保护保育措施,保护生态系统完整性,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于轻度受损、恢复力强的生态系统,主要采取消除胁迫因子的管理措施,进行自然恢复。对于中度受损的生态系统,结合自然恢复,在消除胁迫因子的基础上,采取中小强度的人工辅助措施,引导和促进生态系统逐步恢复。对于严重受损的生态系统,应在消除胁迫因子的基础上,围绕地貌重塑、生境重构等方面开展生态重建。
四是开展监测评估,探索建立长效机制体制。对生态保护修复区域采用遥感、自动监测等方式,开展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全过程动态监测和生态风险评估。在结果和风险可控原则下,借鉴已有经验做法,对可能导致偏离生态保护修复目标或者对生态系统造成新的破坏的保护修复措施和技术等按规定程序报批后进行相应调整修正。对技术成熟、风险可控、结果有效的工程和措施,要及时实施,避免延误时机、增加修复成本。对评估后难以预测后效的工程和措施,要及时调整。同时,要建立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相关管理部门的协调机制和统一监管机制,建立“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损害赔偿和责任追究”一体化生态保护修复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