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官方网站!网址:www.cslai.org

您的位置:首页 > 文艺科研 > 专家

化危为机:后疫情时代高校安全稳定工作新思考

时间:2020-11-27 10:00:43 来源: 光明网-学术频道 作者:郑芳芳

  作者: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张迪

  安全稳定是一切工作的基石和保证,对高校教学科研工作有序开展至关重要。2020年初以来,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给我国各项工作带来挑战。高校面对这场“大考”,需重新审视并更加重视非传统安全领域的挑战。当前疫情防控已然进入常态化态势,伴随后疫情时代而来的各类风险挑战,是疲于应付、被风险牵着鼻子走,还是化危为机、谋划安全稳定工作新格局,考验着各高校安全稳定工作部门的应对能力和应变智慧。

  一、高校安全稳定工作面临新挑战

  高校是党培养国家未来建设者的重要领域和前沿阵地,其安全稳定工作的成效影响到高校的发展、社会的和谐甚至政权的兴衰。当前,世界格局加速演变,斗争形势严峻复杂,这就给传统安全稳定工作带来了新挑战。

  (一)突发性公共危机事件出现的频率增大

  由于全球化、人口流动频繁、传播途径多样等因素,世界出现突发性公共危机事件的频率也随之增大。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在打乱各国前进步伐的同时,也考验着各国的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疫情的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充分彰显了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多方面显著优势。但是,境外疫情持续暴发增长的情况不容忽视,国内疫情防控形势也依然不能放松。后疫情时代所带来的世界经济下滑,就业困难等也可能引发新的次生危机,而这些危机也会投射到高校中,因此作为基层安全稳定工作者尤其是守卫高校这一特殊阵地的我们,要充分意识到高校安全稳定工作形势的严峻性。

  (二)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日益复杂尖锐

  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使得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呈现出复杂化、互联网化、多样化、隐蔽化等特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发展速度与发展成就举世瞩目,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国党、政府、人民在抗击疫情中所展现的中国力量、中国精神和中国效率与西方政府、政党的傲慢、甩锅、不作为形成了巨大反差,“中国模式”影响力增强。由此,西方发达国家对华政治偏见与意识形态焦虑愈加严重,而高校历来是西方反华势力进行思想渗透、和平演变的主要目标,他们利用大学生群体组织性强、彼此认同度高、思想意识活跃,乐于接受新事物却社会经验不足、政治风险辨别力弱等特点,动摇其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认同感。从国内形势看,国家各项改革正步入深水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仍在推进和完善中,社会各阶层、利益各方面持续调整既给社会发展提供了动力,也使社会积蓄了一些矛盾。上述来自国际或国内风险斗争形势的新变化将对高校安稳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风险和挑战。

  (三)文化舆论传播方式多样化,网络新媒体成为主战场

  当今时代,网络新媒体对思想文化传播和舆论引导产生重要影响。网络文化已经逐步走进中国人,特别是善于接受新鲜事物的年轻人的日常生活中。疫情到来后,为避免人员交叉感染,阻断疫情传播,全国大、中、小学都开始采用网络授课模式,互联网已成为年轻人学习工作娱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互联网文化催生了网络新媒体,它集学习、娱乐、社交于一体,是文化舆论传播的“多面手”,正是互联网这些“无所不能”的特点,让西方反华势力有机可乘。第一,利用网络新媒体传播形式灵活多样的特点,制作互联网影音制品、电子读物、设立虚拟社区等以学习的名义冲击大学生思想观念和价值选择;第二,利用网络新媒体传播范围广、影响迅速、自由化及隐蔽性高等特点,凭借西方国家技术优势,加快向我国年轻知识分子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可见,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主战场也在向网络新媒体转移,“高校处于互联网发展的前沿,高校师生是最大的网络群体”,由此高校成为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主要阵地,广大师生也成为意识形态渗透的首要对象,而网络的虚拟性和不可控性为高校安稳工作增大了管理难度。

  二、积极应对后疫时代,全力建设“五位一体”安全稳定工作机制

  疫情是一个试金石,既能检验一个集体或组织解决突发危机的应变能力,也能考察其危中寻机、化为危机的应变智慧。疫情过后,我们不能只停留在眼前的阶段性困难,而应着眼于安稳工作的顶层设计,放眼安稳工作未来的发展大势。

  (一)做好分级预警工程,让安稳防控“有预判”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必须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高校应该与属地党政部门、综治部门、公安部门紧密配合,建立风险预测预警预防智库体系,坚持问题导向,注重分类指导,对不同层次、不同方面安全问题开展系统分析和综合归类,加强风险预测预警预防理论研究与顶层设计,为学校安全工作治理决策提供理论指导和可行方案。

  首先,依托学校安全委员会,在党委宣传部建立舆情监测中心,在党委安全稳定工作部建立风险监测中心,二者主要负责对校园内重点部位、重要时间节点、重点事件与人员的实时监测,严防突发安稳事件。其次,建立良好的由下而上的信息传导渠道,在二级单位由专人担任安全员,对可能引发安稳事件的隐患通过建立微信群、网络信息平台等,畅通信息的收集和反馈渠道。再次,与属地政府、综治部门、公安部门等有关单位信息共享,密切协作,加强对公共突发事件的预测预警预防,做到区域联动,提前做好突发公共危机应急预案。

  (二)做细责任清单工程,对安稳工作“划底线”

  “小错易忽略、放任铸大错”。因此,安全稳定工作要从细节入手,从小事做起。

  第一,明确二级单位安全责任清单。分析归纳职能部门、二级院系的日常安全责任管理监督范围,形成问题清单,为安稳工作划清底线、拉直红线。

  第二,扩大监督范围。将全校在职在编工作人员以及非编工作人员全部纳入监督管理范围,实现监督全覆盖,盯防有重点,防止小问题演变成大矛盾。

  第三,推进安稳工作党政一把手负责制。二级单位党政一把手要与学校签订安全稳定责任书,防止只管业务不管安全;按照“平安校园”建设工作考核评分细则的 “人、地、物、事”网格化管理要求,在二级单位内部,层层明确安全责任人,各部门各房间安全负责人和责任人名单上墙。

  (三)做强队伍建设工程,为安稳工作“增底气”

  新时代、新形势对安全稳定工作干部提出了新要求。建设一支敬业爱岗、素质过硬、业务精良、工作高效、人员稳定的工作队伍是当下完成高校安全稳定保卫工作的基本保证。首先,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与激励机制能极大地提高专职安稳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安全稳定工作的性质要求安稳工作者无声耕耘、默默守护、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继而,多年来安全稳定保卫干部在高校一直处于一种“关键时很重要,平常时看不到”的尴尬地位。因此,设立合理的晋升渠道、给予恰当的工作激励、设置权责明晰的岗位分工、创造公平公正的竞争机制等一系列有效管理措施和激励机制的创建可以极大地提高广大安稳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与稳定性。其次,有计划地培养一批安稳工作骨干人员。安排现有安稳工作人员分批次进行业务培训或业务深造,扩大视野,提高业务能力;鼓励在职保卫干部通过继续学习获得更高学历;大力支持专兼职保卫干部积极参与各级各类安稳工作课题并给予奖励;第三,努力通过各种途径引进高学历、专业对口或有志于献身安稳保卫工作的精英加入安稳工作队伍,充实力量、更新血液,逐步打造出一支规范化、专业化的安全稳定工作队伍,为安稳工作“增底气”。

  (四)做亮安全教育工程,使安稳工作“显特色”

  将浸入式学习理念引入到高校安全教育中,针对在校大学生互联网在线率高,各类智能电子设备使用频繁等特点,设计一套基于 “网络互动教学平台”+“安全教育体验馆”+“安全教育课程”的多方位线上线下安全教育体系。

  1、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实现安全教育常态化。

  网络教学平台一方面可以有效整合海量安全教育资源,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展示真实案例,让学生直观、快速学习各类安全知识,增强安全意识。另一方面网络平台运用虚拟现实技术模拟现实避险逃生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学习安全知识与技能。同时借助微信、微博等社交软件,网络平台可以实现针对不同学生群体的点对点信息推送。

  2、通过安全体验馆增强安全教育实操性。

  为进一步增强安全教育的实践性与代入感,提高大学生安全危机意识和避险救援技能,建设大学生安全教育体验馆。让学生可以在游戏、实操、VR体验等多种模式下学习相关技能并反复强化练习,使安全教育更加趣味化、可操作化、实用化。

  3、通过课程教学提高安全教育的专业性、系统性和时效性。

  课堂教学仍是强化大学生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技能的主渠道。开设“大学生安全知识教育”和“大学生应急救援知识与技能”两门选修课。课程内容一部分为传统的安全教育内容,另外一部分主要从国家安全观出发,面对当下国家安全问题出现的新形势、新问题等,有针对性地设计非传统安全教育专题。突出课程教学的专业性、系统性和时效性。

  (五)做优平安校园建设,让安稳工作“出实效”

  疫情防控常态化后,各高校“平安校园”建设面临的首要任务就是“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保证开学后全校师生员工的生命安全,守住疫情防控成果。坚持校园相对封闭管理,运用校园人脸识别系统、电子测温等现代化技防手段守好入口关;实行校内闭环管理,以学院、年级、班级、宿舍为单位形成区域块单元管理,安保要与学工、教务、后勤、网信管理等部门联动,加强校内巡视,防止人员过度聚集,一旦发生疑似疫情,通过信息化手段可以在最短时间追踪疑似人员校内生活轨迹,将危险降到最低。

  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疫情防控工作丝毫不能懈怠,同时,对传统安全防范工作以及未来要面临的安稳工作新问题也要有预判、有规划、有措施,只有全面提升安全稳定工作水平,才能为全校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提供更全面、更有效的安全保障和法律依据。

  结语

  在疫情常态化背景下,安全稳定工作者要努力做到危中寻机,化危为机,完善学校安全稳定工作格局,始终将安全稳定工作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织密织牢校园安全防控体系,打造出一批意识先进、技术过硬、应变迅速、行动及时的高水平安稳队伍,从而走好走实安稳工作的高效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略)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2019 京ICP备13008251号 网站维护:中安观研究院互联网科技中心 网站制作联系:010-5713080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2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