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官方网站!网址:www.cslai.org

您的位置:首页 > 文艺科研 > 专家

航拍:与大地深情对话

时间:2020-06-04 10:36:00 来源: 人民日报 作者:胡智锋

  胡智锋 杨 宾

  《 人民日报 》( 2017年04月13日 24 版)

  很多人都有从飞机上鸟瞰世界的经历,当那些大江大河、森林平原、高原丘陵从你的眼前掠过,或者还会有泪盈于睫的瞬间。这或者就是大型纪录片《航拍中国》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纪录频道隆重推出时好评如潮的原因。豆瓣高达9.4的评分,使它成为《舌尖上的中国》之后另一部现象级纪录片。

  《航拍中国》首次以航拍的形式对中国按省级行政区划进行全景式扫描,显示了少有的高度、温度和角度。

  一是高度。与同类纪录片相比,该片不仅着眼于被拍摄对象的景观描述,更是在全球视野中选择了最具政治、社会和文化意义的景点与内容。

  按照惯常的创作思维,大家往往会从东北或者首都说起,而该片却选择了地处中国西北角的新疆和最南端的海南作为开篇。表面看来,这或许只是为了呈现一种地理意义上的空间张力,但仔细品味,我们可以深深地感受到主创者并不是简单地呈现自然的地理概念,而是把这一北一南两个重要区域置放于“一带一路”的宏大战略之下,让我们从历史和时代的双重维度,去感受作为“一带一路”“陆上丝绸之路”的中介点新疆和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中介点海南的独特自然特质和人文特质。正因如此,该片不仅仅完成了一次普通的航拍,更是在航拍中赋予了被拍摄对象重大而深厚的历史与时代的内涵。该片以最直观而形象的方式,展示了“一带一路”畅想的自然、历史和时代渊源,其突出的政治意义不言而喻。

  如果说《舌尖上的中国》唤起了海内外华人共同的乡愁,那么《航拍中国》则以大气磅礴的影像奇观唤起了亿万中华儿女共同的祖国认同感与民族自豪感。这样的情绪情感已经突破了个体和局部,成为所有中华儿女共同的情感依托和情绪能量释放的对象。

  作为全景式航拍纪录片,该片最大的难题是如何规避全景展示中的细节缺失和内涵不足。难能可贵的是,主创团队为此做了极其充分的功课和准备,以充分的知识性、教育性和人文性呈现出突出的文化价值。在“新疆篇”里,我们穿越罗布泊,了解了曾经是巨大湖泊的这片干涸土地的来源,我们清楚了喀纳斯湖巨大水怪的真相,懂得了千年不死的胡杨生机活力的根源;在“陕西篇”中,我们感受到“泾渭分明”到底是怎么回事,“狼烟四起”又源自何处,“自古华山一条路”是怎样的情形。这些生动而富于知识性的内容,让宏大叙事获得了细节和内涵的充实。该片穿越自然的同时也在穿越历史,让我们在西北的巴扎和楼兰古国的遗迹中感喟千年沧桑,在琼州海峡自由组合的大型海轮、拔地而起的新航天城以及在西沙群岛礁石上建起的三沙新城里获得捍卫祖国安全的爱国主义教育。该片不仅仅是在描摹景观,更传递着一种价值,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二是温度。这温度来自主创者发自内心的对祖国的大爱和对这片土地的炽热情感。全片除壮美的影像外,还有内涵丰厚的解说词及优美开阔而深情的音乐相伴随。在大开大合的场景变换当中,我们感受到的是主创者对于这片土地的浓浓情意;在舒缓的影像与音乐节奏中,我们仿佛在倾听拍摄者、主创者与这片土地一山一石、一草一木的深情对话。当片头音乐响起,航拍启动的景象映入眼帘之时,很多观众忍不住热泪盈眶,这让我们想起诗人艾青的著名诗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是的,相信如果没有对这片土地发自内心的深厚大爱与情感,该片就不可能释放出如此炽热的温度。

  三是角度。与同类纪录片相比,《航拍中国》在角度的设计上体现出三个结合,这就是“大与小的结合”“长与短的结合”“主体与客体的结合”。航拍的主体内容是宏大的全景式的影像。该片为规避宏大全景影像可能带来的单调与枯燥,在每一个拍摄点几乎都安排和设计了对细节点的影像捕捉与选择。于是,我们既能看到茂密的森林,又能亲切地感受林中那些可爱的生灵们独特的生活场景与嬉戏的情形。大与小的结合,造就了影像平衡的构成。

  航拍的特殊高度决定了它所选取的镜头长度一般不会短于30秒。为避免舒缓的长镜头所带来的缓慢节奏,该片也特别加大了中短镜头的使用,即短于20秒的镜头的设计。长与短的结合,形成了既舒缓又快捷的节奏。

  航拍主要是让影像说话,但为凸显航拍行动本身的独特视角,该片有意存留了若干主观性视角的痕迹。如航拍飞机的倒影和航拍过程当中转场的动画图示等。

  《航拍中国》同时是一次大型媒介行动,即调动媒体人、纪录影像人与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踏上关于我们的祖国、我们的民族的一次留存记忆的寻根之旅和致敬之旅。该片在某种意义上具有文化宣言的价值,即以航拍中国的形式表达我们高度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2019 京ICP备13008251号 网站维护:中安观研究院互联网科技中心 网站制作联系:010-5713080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2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