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虽去 大树常青——各界深切缅怀老校长吴树青
这是每个人都不愿见到的送别时刻。
2020年1月14日,上午10时30分,北京八宝山殡仪馆东礼堂,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原校长、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吴树青的遗体告别仪式在此举行。吴树青教授的学生、故友掩泪悲恸鞠躬,与这位一辈子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的大先生告别。在4天前的1月10日15时02分,吴树青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医院逝世,享年88岁。
吴树青,1932年1月生,1952年抽调至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经济学教研室研究班学习,195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后留校工作。在政治经济学教研室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1984年起先后担任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教务长、副校长等职务,1989年8月至1996年8月任北京大学校长。
吴树青 资料图片
给学生信任与勇气的恩师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了一辈子的书,吴树青也留下了无数感念师恩的学生。
“温润如玉,宽恕爱人”。中央党校副教授惠双民如此描述自己的恩师。“最让我敬仰吴树青老师的,是我的博士论文选题与答辩那件事。我的论文选题是《社会秩序的经济分析》,客观讲,是非常宏大且繁艰的,挑战很大。因为在我博士论文开题时,思路还不很清晰,而且论文指导组的老师也指出了我选题的写作难度。‘让他去做吧’,吴树青老师的一句话给了我‘通行证’,给了我信任和勇气,当然也给了我压力。”
“大胆探索,即便失败,也是给后来人避免可能失败的教训和借鉴,这本身就是一种贡献,一分收获”,这是吴树青老师在惠双民博士论文开题后的忠告。“这个忠告是一份历久弥珍的礼物,它给了我信心和支撑,使我战胜了论文写作过程中的困惑、茫然与无助。”
保利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郭盛说:“毕业工作后,我时常去看吴老师,他总是会问我们工作的情况。那一年,我想从机关出来,到自己感兴趣的企业去锻炼一下,我忐忑地征求吴老师的意见,因为觉得吴老师一直在学校任教,或许希望我们能稳定,没想到他特别支持,‘你们要多做点有意义的事,不要只求稳定’。”
有担当的北大校长
对于北京大学,作为老校长,吴树青同样贡献很大。
华泰联合证券董事总经理于永臻说:“北大经济学教育领域在先生主导下,大力引进林毅夫、易纲等海外优秀人才,光华管理学院和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相继成立,与经济学院三驾马车并行竞争,各有优势学科和学术侧重方面,形成北大经济学研究和教学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学术地位迅速在全国遥遥领先,学生们深深受益。”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吴志攀回忆说,“20世纪80年代,北大教工宿舍十分紧张。那时我还没有听说过哪一家高校从银行商业贷款征地建设教工宿舍的先例。当时的吴树青老校长领导的一班人,经过研究决定,从银行贷款在北大西北几公里处的骚子营(后来改名燕北园)建设教工宿舍。”吴志攀说,经济学家出身的吴树青校长敢于拍板,他那届领导班子将这个项目决定了。
“吴树青校长贷款建设教工宿舍开了先河,后来学校又发展了蓝旗营教工宿舍工程。正是吴树青老校长在20世纪90年代创造性地走活了北大教工宿舍这盘棋,教工才可以安心教学与科研。”吴志攀说。
“北大初来负重行,做人低调不闻声。难题宿舍得新解,粮草先行兵马征。后任良机前任备,昔时探路今朝明。深居书室退休后,人过留名公树青。”吴志攀为已经仙逝的吴树青先生,作了这样一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