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官方网站!网址:www.cslai.org

您的位置:首页 > 文艺科研 > 专稿

基于“马克思交往理论”的政治教育研究

时间:2020-11-30 10:19:12 来源: 光明网-学术频道 作者:郑芳芳

  作者:北京交通大学语言与传播学院  纪晓楠

  前言

  一切社会关系都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大多形成于人们互相的交往活动。细读马克思的众多经典,我们可以清楚看到,马克思的交往理论有其独特的特征。首先,交往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其次,交往是主体间性活动,尊重人的存在并体现着双重关系;最后,交往是精神生产的推动力。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来,精神作为人们的思想观念,是物质的最高产物,精神生产并不是简单地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同时,对“交往本质”的理解必须结合人的本质进行分析,不然,我们只能停留于对人的交往的外在的事实的现象描述。马克思交往理论的独特魅力就在于:马克思通过对人类劳动、交往实践的科学考察,第一次真正揭示了人的本质——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关系不是先验的存在,它是生成的,是在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与精神生产活动中通过彼此的交往而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交往是社会关系生成的重要途径,社会关系也可以说是一种交往关系。因此,我们也可以说,交往是人的本质的内在要求,人交往所以人在。

  一、马克思交往理论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交往理论本质上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境遇发生了深刻变化,马克思交往理论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从马克思交往理论的视角来研究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思想政治教育,挖掘马克思交往理论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将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与实践的进一步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发展和创新,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而不断推进和展开的。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基本原理,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进而衍生、建构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理论。在马克思交往理论中,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教育性交往”,是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展开和实现的,是发生在主体与主体之间的,承载着特定教育内容的非对象性活动。在这一非对象性活动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主体,他们之间是基于交往而形成的主体间关系。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成人”的教育,其研究对象是“人”而不是“物”,它在本质上是一种满足人生存和发展需要的主体性活动,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二分思维模式把受教育者对象化、实体化,受教育者成了“储存知识的仓库”,限制了其主体地位的确认。马克思交往理论可贵之处就在于启示人们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把受教育者同样作为主体,与教育者处于同等地位,强调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人为的”和“为人的”精神交往。将人作为目的而不是手段,赋予受教育者主体地位,使教育关系真正成为人与人的关系,回归其本真意义。

  一直以来,思想政治教育的思维方式是主客二分对立的“笛卡尔模式”,是一种强调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加可控性影响并予以训练、塑造的对象化活动,二者的关系是一种主体与客体的对象性关系。这种“对象化思维方式”,无疑是造成思想政治教育丧失教育性以及普遍低效的主要原因之一。马克思交往理论为我们变革思想政治教育的思维方式开拓了崭新的思路,它将思想政治教育引向关系思维。关系思维强调交往中主体与主体间的关系,交往的任一方都是主体,他们是平等、共生的关系,在精神上和物质上彼此创造着。思维方式的转换,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交往中相互尊重对方的主体地位,使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成为主体之间以共同以客体为介质的对话、理解和共生的过程。特别是在现代社会条件下,受教育者具有强烈的自主独立意识,注重个性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更需要转换思维方式,凸显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互为主体的关系。

  二、马克思交往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现路径

  基于马克思交往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要求我们务必转换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重构以交往为生成机制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保障受教育者主体地位的实现,开展富有实效性的交往式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以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

  (一)由“重教”到“重导”的转换,实施平等对话策略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重视老师的教,学生的学,这里的“学”是消极被动的接受的“学”,即使有对话,对话的语言也是“灌输性”和“命令性”的语言,从而形成一种教育者“居高临下”的施教和受教育者被动服从的局面。

  基于“交往理论”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使学生“成人”的教育。这要比学生单纯地掌握知识复杂得多,关键还是靠学生的自教自律,它主要不是靠教,而是靠导。“导育”主要不是在专门的课堂上进行的,而是在教师与学生的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的交往、对话中随机进行的。“对话”是“交往式”思想政治教育的纽带,是师生双方基于平等交往、互相尊重的原则,“对话”活动的成功进行是以承认对方的主体性为前提的。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务必转换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重构以交往为生成机制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保障受教育者主体地位的实现。开展富有实效性的交往式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以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教育过程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了学生参与体验的热情和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由此一来,二者之间进行“你—我”的“对话”、“你来我往”的心灵敞开和彼此接纳,以实现双方精神上的沟通和情感上的共鸣。

  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主要有三种对话:一是受教育者和文本的对话;二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对话;三是受教育者之间的对话。对于受教育者和文本的对话,同样也要理解为是“你—我”之间的对话,文本应该被理解成像对话中的一个人,而不是客观对象。对于受教育者和教育者之间的对话,应该营造一种自由、民主的对话交往氛围,双方之间互相认同、尊重与信任,实现真诚的双向交流与互动。受教育者之间的对话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最容易忽视的一个层面,它是建立在受教育者成员之间深度对话的基础上,交流思想、形成创意,发挥着“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朋辈教育作用。

  (二)由“重知识”到“重生活”的转换,选择回归生活的理念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于偏重知识的传授,将培养“知识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的。而人的交往是在“生活世界”中进行的,“生活世界”是交往式思想政治教育的根基。人的品性的生成离不开活动与交往,更离不开社会生活实践活动。

  交往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回归生活世界,首先要关注现实生活。现实生活蕴藏着真实丰富的教育资源,思想政治教育要从现实生活中选材,还要将教育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创设与生活实际相吻合的教育情景,否则仅凭空洞的理论说教,受教育者无法体会到生活世界的美好与乐趣。其次要关注受教育者的生活世界。教育者要充分了解受教育者的生活世界、思想实际等特点,设身处地地为受教育者着想,引导受教育者在生活中主动地思考、理解、体悟和交往,显示主体性特征。最后,要付诸生活实践。既要让受教育者进行理论修养,还要进行道德能力修炼,让受教育者走进生活,亲身参与到实践当中,进行相互性的交往、互动与沟通。

  (三)由“重个人主体性”到“重交互主体性”的转换,确立共同发展的目标

  马克思认为人的发展有三种形态。在“人的依赖关系”阶段,即群体本位阶段,思想政治教育以培养“听话”“顺从”的依附于群体的人为目标,这种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非主体性教育。在“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即在个人本位阶段,思想政治教育以培养具有主体性的人为目标,是一种主体性教育。如今,人的主体性正由个人主体性走向交互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也应由重个人主体性向重交互主体性转换,实施注重主体之间平等交往、对话、沟通的教育。

  交往式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主体之间的共同发展。在交往、对话、理解中寻求和发现真理,探索和领悟人生,实现共同发展的目标。首先,在交往互动、互相理解的过程中,教育者必须对自己的思想、品德、情感、态度以及教育理念和行为进行反思、重构,从而在不断丰富自己的同时提升自身的思想境界与文化品位,使其实现与受教育者共享知识、智慧和经验的目的,并逐步达到教学相长的最佳效果。其次,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都要体味对方的思想、情感、态度,扩展自己的视界,在自我开放和更新中寻求与对方观点一致和视界的融合,从而建构、发展自己的品性。由此看来,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互相理解、自我理解,互相教育、自我教育,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三、马克思交往理论对当代中国国际话语权的启示

  当代中国的发展需要切实提高自己在国际事务上的话语权力,而这种深化与提高与本民族软实力的竞争之间存在着极其密切的关系。中国与世界的软实力联系愈加紧密,但中国相应的国际话语权却尚未与其并肩同步。综归而言,我国的教育方式,尤其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交流式教育也在国际上位于相对滞后地位。

  文化需要开放,交往需要交互,在当今的世界环境下,中国需利用好相关交往理论并落实到实践活动当中。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与命运、事关国家的长治久安、事关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中国的软实力文化交流的实质就是传播我们自己的价值理论与立场主张。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灵魂所在,作为中国的指导思想,其相关理论愈加成为中国文化有别于其他各国文化的重要标志,也是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交流中的理论坐标。

  提升当今中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必须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国际话语权中的重要作用。不仅从理论上,更重要的是从思想上、实践上切实牢固其概念,努力实现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历史使命。

  结语

  随着新科技革命、知识经济和工业文明的飞速发展,全球正逐步进入一个高度交往的社会。交往是马克思一生关注的中心课题,其理论是马克思社会哲学思想的重要内容、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范畴、是社会有机系统的粘合剂、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机制,更是在新的全球化背景下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前提。我们在研读“马克思交往理论”的思想教育方式方法的同时,应不断放眼世界,在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中丰富自己、武装自己,从而为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遗余力,尽职尽责。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2019 京ICP备13008251号 网站维护:中安观研究院互联网科技中心 网站制作联系:010-5713080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2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