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官方网站!网址:www.cslai.org

您的位置:首页 > 文艺科研 > 专稿

文艺创作要“接地气”

时间:2020-03-04 10:01:09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作者:王卫平

    【新时代·新创作·新文论】  

  作者:王卫平(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提要

  ●“接地气”,就是要接生活之气、接人民之气,把创作之根牢牢扎在生活的沃土里

  ●只有真正沉入生活的底部,才能吮吸到来自大地深处的汩汩甘泉

  ●仰望世界的天空,也必须脚踩中国的大地  

  2019年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联组会时,发表题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的重要讲话。他强调,哲学社会科学包括文化文艺不接地气不行。

文艺创作要“接地气”

  路遥一生深深扎根陕北,从大地汲取营养,创作了《平凡的世界》等“接地气”的经典之作。新华社发

  如今,全国上下都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大疫面前,又一次彰显了国人的大爱,尤其彰显了以医护人员为代表的奋战在抗疫一线的“逆行者”的大爱,他们是这场战役中真正的英雄。广大文艺工作者也以自己的方式及时进行创作,一些作品情感真挚、鼓舞人心,唱响人间大爱,是“接地气”的好作品。

  文艺创作“接地气”,既是一个理论问题、认识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行动问题。没有理论就不可能有实践,没有认识就不可能有行动,认识有高度,实践才能有深度,才能落到实处。

  何谓“接地气”?追本溯源,“地气”出自《礼记·月令》,孟春之月,“天气下降,地气上腾”。“地气”即“地中之气”。“接地气”,就是“接大地之气”。后演变为民间用语,引申指一个人、一个集体、一个领导班子的工作作风:要接触基层百姓,同广大人民打成一片。“接地气”曾入选“2012年十大流行语”。可见这是被时代托起的话语。文艺创作中的“接地气”是指创作者要接通百姓生活,从大地和人民中汲取养分,汲取力量。

  强调文艺创作“接地气”旨在正导向、纠偏颇、转作风、树新风

  文艺创作为何要“接地气”?对此,认识要有高度。

  “接地气”是新时代对文艺的热切呼唤,是文艺人民性的必然要求。新时代必然有新形势、新情况、新要求和新挑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物质极大丰富,精神文化持续发展。不过,也出现了一些欲望膨胀、追求奢华、炫富摆阔、贪图享乐的现象。有些文艺家高高在上,享受着大都市的文明与奢华,把自己关在“象牙塔”里;还有些文艺工作者忘记了初心和本色,把创作当成追名逐利的“摇钱树”,凌空高蹈,甚至飘飘欲仙。创作触角一旦离开坚实的大地,自然也就接不上地气。

  柳青写《创业史》、路遥写《平凡的世界》、蒋子龙写《乔厂长上任记》等,哪部不是“接地气”的作品?他们中哪一个不是来自人民、来自坚实的中国大地呢?文艺一旦离开人民,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这正是文艺创作“接地气”的题中应有之义。

  “接地气”是文艺创作规律的体现,是不能违背的。文艺创作从哪里来?为什么会发生?它的动力和源泉是什么?这是文艺创作理论的重要命题。文艺创作源于生活,它的发生、它的动力固然离不开创作主体的创造欲望和创造性劳动,但它更来自生活的赐予,来自时代的要求和人民心声的表达。生活中本来就存在着丰富的文学艺术原料矿藏,它是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这正是文艺创作需要“接地气”的理论依据。“接地气”,说到底,就是要接生活之气、接人民之气,把创作之根牢牢扎在生活的沃土里。接通了地气,作品才有底气,才有可能大气。这本来是闪耀着真理光辉的创作理论和创作规律,却常常被有些作家艺术家们淡忘、遗失。

  从人类文艺的历史和现实来看,经典的文艺作品都是从人民生活中产生的,都是“接地气”的结晶。《诗经》中的“十五国风”多来自民间,比“雅”和“颂”更具人民性,因而也更接地气。接下来的屈原、陶潜、杜甫、辛弃疾、文天祥、曹雪芹,哪一个创作不是“接地气”的?西方最久远的希腊神话、史诗、戏剧是欧洲原始文明和人类智慧的结晶。接下来的文艺复兴、浪漫主义、批判现实主义,音乐、雕塑、文学、绘画,哪一座艺术高峰不是“接地气”的?“接地气”成就了艺术的生气和大气;不“接地气”,艺术就会干瘪、贫瘠、无力,当然也就谈不上伟大。从现实来看,当今的诗歌创作为什么总是遭人诟病?老百姓为什么不买账、不接受?最根本的就是不“接地气”。所以,诗学批评家都在呼吁:诗歌要从缥缈的云端回到坚实的地面,要回归现实,回答时代课题和百姓关切。由此可见,强调文艺创作“接地气”是正导向、纠偏颇、转作风、树新风的重要举措,是必要的,也是适时的。

  “接地气”就得脚踏实地,沉入历史和现实的深处

  文艺创作如何才能“接地气”?对此,实践要有深度和广度。

  要有爱心,尤其是大爱之心,要解决做人的问题,解决“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如何做一个真正的人、大写的人,“我是谁”是首要问题。鲁迅说过:“我以为根本问题是在作者可是一个‘革命人’,倘是的,则无论他写的是什么事件,用的是什么材料,即都是‘革命文学’。从喷泉里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里出来的都是血。”这是正确的论断。“我是谁”的问题解决了,“为了谁”“依靠谁”便迎刃而解——那就是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苏联文艺评论家别林斯基说:“关键在于具有人民的意识、人民的精神、人民的使命,还要有人民的世界观。”有大爱,才能明大德。

  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回答时代重大关切,反映人民疾苦和心声,不应该只停留在口号上,而要有切实的行动。只有踏踏实实,沉入历史和现实的深处,才能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大型合唱声乐《黄河大合唱》是怎样诞生的?词作者、青年诗人光未然在抗敌演剧队转战的途中目睹了黄河船夫们与狂风恶浪搏斗的情景,聆听了高亢、悠扬的船工号子,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写下了大型朗诵诗《黄河吟》。作曲家冼星海置身于民族解放斗争的前沿,痛感民族危亡的深重和人民大众的痛苦。当他听到光未然深情地朗诵《黄河吟》和充满激情的讲述后非常兴奋,产生强烈共鸣。于是,乐思如潮,在延安简易的窑洞抱病夜以继日为之谱曲,终于完成了一首时代的民族音乐史诗。柳青、周立波等作家为了创作,为了“接地气”,宁愿把全家搬到落后的农村,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

  严格来说,如今一些文艺家没有真正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多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式的采风。这就不是真正的“接地气”。只有真正沉入生活的底部,才能吮吸到来自大地深处的汩汩甘泉。这就要不怕吃苦,长期坚持。这也是实践的难点所在。

  14亿中国人的生活永远给艺术家提供营养,五千年的中华文明永远给艺术家提供底蕴。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和丰富多彩的现实人生面前,文艺工作者有学不完的知识,有体验不完的生活。所以,要虚心向人民学习,向实践学习。“接地气”就要脚踏实地,贴着地面前行。

  “接地气”才能通文脉,通文脉才能有底蕴,有底蕴才能有力量

  强调文艺创作“接地气”,强调深入生活的重要性,是否意味着就轻视了文艺家的灵气和才气?是否限制了文艺家的想象力?是否忽视了艺术技巧?非也。毋庸置疑,文艺创作是高层次、创造性的精神劳动,当然离不开创作者的天分、灵感、灵气、才气,离不开艺术家腾飞的想象和高超的技巧。但仅有这些,仅依靠这些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在此基础上经过生活的淬炼,在生活的泥土中长期摸爬滚打,才能激发创作的灵感和灵气。当天分、灵感、灵气、才气以及想象和技巧,与博大的历史文化和广袤的现实人生紧密结合时,才能产生大气磅礴的作品。

  有人说,创作历史题材作品的作家,是不是就不用“接地气”了?要知道,历史就是昨日的现实,今天的现实也会变成明日的历史。历史可以照亮现实,现实也可以激活历史。历史需要现实之光、时代之光的照耀。因此,历史题材的作品不仅需要“接地气”,而且需要汲取更浑厚、更广阔的地气。为何到了今天,大家还在念念不忘根据四大名著改编的电视剧?就在于它们是“接地气”的,是通了文脉的。

  也有人说,科幻作家不需要“接地气”,只靠想象就行了。科幻作品的确需要想象,甚至需要天马行空式的想象。这种想象是凭空产生的,还是依托坚实的现实世界产生的?答案是后者。以科幻电影《流浪地球》为例,从形式上看,它固然是创作者想象的结晶:人类在2075年带着地球去流浪,寻找新家园,为此付出艰难的历程。但从内蕴上看,它所折射和体现的生存危机、故土情结、生态观念、忧患意识、英雄情怀、奉献精神,以及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识,哪一个不是来自现实的依托?由此证明,仰望世界的天空,也必须脚踩中国的大地。

  有些文艺工作者热衷于自己的小圈子,沾沾自喜于个人的小悲欢、小情调、小技巧的表达,一味在形式上做文章,忽略了同人民之间的血肉联系。在他们的作品里,感知不到时代脉搏的跳动、百姓心灵的呼喊,看不到人间大爱的呈现,看不到作者的忧患意识和人文情怀。这样的作品注定是小家子气,成不了大气候。因此,要跳出这种小圈子,置身于人民生活的汪洋大海,去搏击风浪,体验艺术创作的愉悦。

  总之,立足中国现实,扎根中国大地,表现中国精神,才是“接地气”的正途。接地气才能通文脉,通文脉才能有底蕴,有底蕴才能有力量。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2019 京ICP备13008251号 网站维护:中安观研究院互联网科技中心 网站制作联系:010-5713080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2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