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官方网站!网址:www.cslai.org

您的位置:首页 > 文艺科研 > 专稿

不夭其生 不绝其长

时间:2020-02-27 11:22:57 来源: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作者:向贤彪

      中华传统文化中包含丰富的生态智慧,其中“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现了朴素的生态文明意识,其内涵历久弥新。

  孔子说:“伐一木,杀一兽,不以其实,非孝也。”管仲认为:“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其山林、菹泽、草菜,不可以为天下王。”荀子说:“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鳅鳝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吕氏春秋》中,更有明确的“行动指南”,即“时禁”:“孟春三月:禁止伐木,无覆巢……”

  大千世界,万物有灵,认识自然、对待环境当以生命为本,崇尚和谐包容。《中庸》有云:“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敬畏自然、尊崇自然,与万物和谐共生,既是一种思想境界、道德追求,也是一种生存智慧。

  丰厚的生态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珍贵财产,也是人类的共同财富。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我们对大自然要有敬畏之心、感恩之心、仁爱之心,认识到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以野生动植物为例,其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生态价值不可限量,带给人类无穷无尽的福祉。“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在大自然面前,人类须谨记不妄为、不强为、不乱为。

  然而,现实却令人担忧。据联合国的一项报告显示,目前约有100万种动植物面临灭绝威胁,其中许多物种有可能在未来几十年内灭绝。当前物种灭绝的速度比过去1000万年的平均值高出几十到几百倍。其中,捕杀、滥食野生动物,是导致物种加速灭绝的一个重要原因。

  据估算,我国地下野味市场规模已达上百亿元。有资料表明,在过去的20年中,穿山甲数量减少了90%,野外偷猎者捕捉的穿山甲超过100万只;黑叶猴种族数量在40年内减少了98%。如此疯狂的捕杀行为,仅仅是为了满足一些人的“口腹之欲”。其实,食用野味既不能延年益寿,也不能青春永驻;不但不能治病,还有可能致病。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是大自然给人类敲响的警钟,也给人类上了深刻的一课。2月24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这对于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生态保护和公共卫生安全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生态文明建设,关乎现在、决定未来。从我做起,对大自然多一些敬畏之心,对地球所有生物多一些仁爱之心,那么,这个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美好。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2019 京ICP备13008251号 网站维护:中安观研究院互联网科技中心 网站制作联系:010-5713080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2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