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高科技为戏剧舞台插上新羽翼
编者按
本报7月12日《学术争鸣》栏目刊出的文章,就高科技进入戏剧舞台的利与弊展开论述,引发业内外人士的广泛关注和持续探讨。
本期我们继续这一话题。池浚从丰富多彩的充分利用高科技的戏剧作品讲起,为我们展现了高科技在戏剧舞台上发挥的作用。孟梅谈到古典戏曲中景语也是情语,高科技设备的写实呈现会消解观众的情感体验和戏曲特有的意境之美,强调切不可滥用高科技以破坏戏剧本体特点。王勇则更进一步指出,不管科技如何发展,在舞台上内容才是王道,在内容与形式的博弈中,应该咬定故事、内容这一“青山”不放松。对于戏剧舞台上的高科技运用,各位作者分析利与弊,论述了各自在创作实践中的思考。
昆剧《汉宫秋》,依靠人物的唱白、表演展现出人物的心理自由及其复杂深刻的情感关系。资料图片
技术是想象力的“催化剂”和“放大器”,它将天马行空的戏剧创意“转码”为可触可感的舞台面貌,为观众带来视听新体验,为舞台提供广阔的创意空间,为演出带来前所未有的可能。正是因为戏剧艺术坚持守正创新,广泛拥抱科技,才能绵延传续又焕发生机。
有人担心,舞台上的高科技模糊了戏剧艺术的本体,特别是在戏曲舞台上,高科技的使用会损害其美学价值。其实,“艺术+技术”的实践古已有之,不仅引领一时风尚,我们今日舞台之面貌,也是在一次次科技进步的推动下,升级演进而来的。
250多年前,始建于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的故宫畅音阁大戏楼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舞台。戏楼分为上、中、下三层,依次称为“福台”“禄台”“寿台”。“寿台”天花板有三个天井,可以用辘轳把演员和道具从顶上送下来,造成从天而降的效果;地板有五个地井,可以用绞盘把装置和人物从地下托出台面,造成从地下或水中钻出来的效果。这种设置使戏剧表演更具动态变化,视觉效果更为丰富,为观众带来新奇的观剧体验。至今,畅音阁大戏楼仍然是研究中国古代戏剧的重要例证。
近100年前,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创编的京剧剧目《太真外传》中,同样充满了科技感:立体透视的玉真观亭栏、七彩炫光的桂殿兰宫、电动机械的玉兔捣药,用追光营造氛围的长生殿广场以及机关布景搭建的海上仙山、琼楼玉宇……写实和立体的舞台布景以及现代灯光和音效技术,营造出更为逼真的氛围,增强了舞台的视觉冲击力。这些大胆的探索和突破,不仅丰富了京剧艺术的表现手法,也为后来的戏剧创作提供了宝贵经验。
80多年前,海派京剧舞台上的威亚、真车真马、转台水幕等舞台装置,至今仍然在现代戏剧中被广泛借鉴和运用。
我认为,戏剧舞台运用高科技是为了凸显艺术表达,说到底,高科技与包括表演、音乐、舞美等在内的舞台手段在本质上都属于艺术语汇。只要内容过硬,科技运用丝毫不会掩盖戏剧本体,完全可以服务于思想揭示、故事讲述、人物塑造和情感表达,带给观众更多惊喜和感动。
因此,我们对高科技使用方式和效果的理解不应窄化。高科技不仅使现代声光电、机械装置、数字光影等手段合力展现出绚丽多姿的舞台效果,还可以打造出奇幻而又真切的演出空间,在新的层面上回归虚实相生、情景交融、写意传神的戏剧古典美学精神。高科技建构了全新的视听语言系统,以多媒体影像展现景观式舞美,将戏剧舞台与数字空间合一,超越原有载体,延展表演时空;三维音效和环境音场构建技术为舞台艺术提供了更加立体的声场,通过精确的声音定位与环境模拟,声源相位清晰可辨,仿佛为每个观众定制音域空间;高清影像如同光影魔术师,使场景随剧情流畅转换,让观众身临其境;全息影像勾勒出立体轮廓,变幻莫测的幻影仿佛触手可及;光雕投影将影像投射到结构表面,使静态结构化为动态叙事,在技术与舞台的深度融合中形成了新的戏剧叙事方式。
有人认为高科技会干扰演员的表演。我恰恰觉得,在剧场里,数字技术替代了繁复的物理布景,舞台上干扰项更少,表演空间更开阔,演员行动更自由,意境更旷达了。如多媒体京剧《梅兰霓裳》首创以全屏LED屏幕为全剧背景,实现动漫与演员表演互动,通过虚拟影像打破原有天幕屏障,实体舞台布景与数字延伸景观无缝衔接。三维建模、动态捕捉系统和音频修复技术的结合,再现了梅兰芳盛年的舞姿身段和唱腔魅力,引得不少观众热泪盈眶。梅葆玖先生曾表示:“我觉得其实很多的梅派戏都可以用新的舞台手段来展示,像很多人都有微词的LED我并不反对,用现代手段烘托京剧本身我完全能够接受。”
高科技进入舞台可以提升观众的沉浸感、互动感,拉近戏剧与年轻观众的距离,与其说打乱了原有的观演默契,不如说是对传统、既有观演关系的不断突破,从而建构符合当下审美习惯的新的观演关系。人机交互、角色代入和360度全景拍摄等方式,打破了舞台和观众之间的隔阂。观众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互动参与者、共同创造者,获得了沉浸式体验。观众甚至可以通过智能穿戴设备,穿梭于虚拟与现实之间。如湖南省博物院驻场演出的马王堆动态展演小剧场戏剧《一念·辛追梦》,通过多层次、动态的纱幕投影技术,营造出无死角的裸眼3D效果,将复刻还原的文物素材与视频制作的场景相结合,将纯正的京剧唱、念、做、打融于光影营造的幻境中,“以国粹承载国宝”。演员现场表演与数字影像形成亦真亦幻的人屏互动,为观众创造深度沉浸式的观赏体验。不少年轻人一开始是冲着光影特效而来,看完之后却说:“原来京剧这么好看!”
高科技的使用不仅是在舞台呈现上,而且已经前置到舞台作品的创排阶段,这种介入可以从整体上强化戏剧的核心价值。数字技术辅助规划管控流程、测算成本,使创作制作、服务保障等各项工作更加智能高效。利用数字化控制系统和自动化设备,舞台布景搭建和场景切换更加快捷灵活,缩短等待时间、减少人员投入,提高演出效率。这些都使演员以及舞台各部门更加紧密、高效地服务于戏剧表达。
湖南韶山有一条“时光隧道”——在室内多剧场联动空间中,大型红色文旅史诗舞台剧《梦回韶山》,采用行进式、流水线、全天候运行模式,运用全息纱幕投影、飞翔影院等多项新科技,在较少现场演员投入的情况下,带领观众体验伟人故事。在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江西于都,大型红色文旅史诗《长征第一渡》,在为其量身打造的剧场内,采用独创360度机械液压舞台,可翻转升降,结合光影、悬吊、水循环等手段,模拟雪山、草地、大渡河等历史场景,再现那段峥嵘岁月。技术不“抢戏”,不影响现场演员发挥,不削弱和冲淡戏剧性,反而深度挖掘了表演的内涵,使科技与戏剧实现更好的融合。
技术是“死”的,人是“活”的,不能因“炫彩”就贬斥“肆意卖弄炫技”,不能因“奇观”就断定“滥施奇技淫巧”。每个戏剧人都是自己的“第一责任人”,要对舞台艺术有担当。对技术的正向或负面使用,根本责任不在于技术本身,而在于掌握和使用技术的人。人心若是偏离了舞台的正道,哪怕没有高科技,也会有其他办法误入歧途;人心若是守住了正确的戏剧观,立正位、行大道、不忘本、不离宗,再高新的科技也是为人所控、为情所用、为心所动。掌握核心创造力的艺术家在每个时代都应该做前沿技术的主人,正如梅兰芳大师所说:“万物为我所用。”
现代高科技非但不是束缚戏剧舞台的枷锁,反而是赋能戏剧、焕新舞台的翅膀,让舞台戏剧飞得更高更远,在传承与创新、历史与未来的守望与奔赴中,奏响经典与时尚、浪漫与现实的交响。
《光明日报》(2024年07月26日 0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