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官方网站!网址:www.cslai.org

您的位置:首页 > 文艺科研 > 学术

课程思政的“三重境界”

时间:2021-01-26 12:39:57 来源: 党建网 作者:王晓秋

  作者:华南理工大学教务处处长、研究员,博士 项聪

  课程是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也是实现国家育人目标的重要载体。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的重要举措,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在建设过程中,由于工作取向的不同,课程思政存在“三重境界”:

  第一重境界是“思政内容”与“专业内容”的互融。一方面,任课老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宪法法治、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等相关内容融入公共基础课程、通识课程或专业课程之中;另一方面,任课老师根据教学班学生所在的学科专业领域,在思政课内容中有针对性地融入中国科技发展史、我国科技工作者的艰苦奋斗历程等相关内容。这是课程思政的文本取向,可用如下公式加以归纳:课程思政=教师+(专业内容+思政元素)+学生。在这一阶段,虽然一些学校正着力于推进思政内容与专业内容的互促互融,但教师和学生仍游离于课程之外。

  第二重境界是“教师自身”与课程的融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合格的老师首先应该是道德上的合格者,好老师首先应该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师者为师亦为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老师是学生道德修养的镜子。”育人先育已,为师先为人,如工科任课教师自己首先要具备“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并把这种精神融入课程;医科任课教师自己首先要弘扬“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并将之带进课堂……等等。这是课程思政的实践取向,可用如下公式加以归纳:课程思政=(教师+专业内容+思政内容)+学生,即任课教师把自身摆进课程建设之中,将自身优良的师德、师风、师魂融入课程教学之中,进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第三重境界是“师生相长”与课程的融合。《礼记·学记》指出:“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在课程建设中,首先是老师和学生各自把自己的所思所悟分享给大家,师生实现共同成长;其次,这些所思所悟经过提炼,可以补充进入思政资源库,促使课程常用常新;第三,当有新的学习者加入时,这些思政资源库就可以发挥再生产循环的作用,该课程也就有了自己的文化历史传统。这是课程思政的人本取向,可用如下公式加以归纳:课程思政=(教师+专业内容+思政内容+学生),即任课教师和学生共同融入课程建设之中,形成课程思政的学习共同体。

  要做到持续提升课程思政“境界”,需要从以下三方面发力:

  一是强化理念认知升级,引导课程思政建设。要跳出“静态”、“孤立”的课程思政建设观,树立“构建学习共同体”的教育教学理念。既重视课程思政的文本取向,也重视课程思政的实践取向,更重视课程思政的人本取向,从而把课程打造成为学习内容丰富多样、师生关系和谐平等、教学形式生动活泼的成长成才平台。

  二是强化师德师能建设,赋能课程思政建设。要把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摆在首要位置,把提升教师“教学学术”能力作为其发展的核心能力。如果一位教师在课堂上能够把深奥的道理讲得深入浅出,把思政案例讲得感同身受,那么这门课程就一定会成为学生想上爱听的“金课”。

  三是强化典型经验推广,展示课程思政成效。要及时选树课程思政示范团队、示范课程、示范课堂,及时提炼一些可复制可推广的课程思政典型经验和特色做法,以榜样的力量去带动更多的教师和学生加入到课程思政建设之中,推动形成社会关注课程思政、师生享受课程思政的良好氛围,实现“显性思政”与“隐性思政”的同向同行。

  课程思政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只要我们在建设过程中不断优化工作取向,努力提升工作“境界”,就可以真正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从而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他们真正成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2019 京ICP备13008251号 网站维护:中安观研究院互联网科技中心 网站制作联系:010-5713080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2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