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出文化建设坚实步伐,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作者:中共天水市委党校教师 王宝贵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立足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文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基础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十四五”时期的文化建设工作做出重要部署。全会提出,要“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并就今后文化发展谋篇布局,擘画蓝图,这对未来我国文化改革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坚定文化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把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作为一项根本制度明确提出来,十九届五中全会重申“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把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作为一项根本制度来建设,一要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健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工作体系;二要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把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贯穿到思想理论建设、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教育教学各方面;三要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注意区分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题,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四要牢牢抓住文化领域这个意识形态斗争激烈的“前沿阵地”,创作生产优秀的文化产品,坚决抵制低俗、庸俗、媚俗之风,始终弘扬主旋律,引领社会风尚、弘扬新风正气;五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
二、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才能涵养民族精神之“根”,才能熔铸理想信念之“魂”,才能共筑伟大复兴之“梦”,才能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源”;坚定文化自信,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增强了文化底蕴和价值底气。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重要的稳定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最大公约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熔铸于我们党领导人民长期奋斗的伟大实践,昭示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和光明前景。在文化建设中,一要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根本任务,用栩栩如生的作品形象告诉人们什么是应该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二要高扬爱国主义主旋律,用生动的文学语言和光彩夺目的艺术形象,装点祖国的秀美河山,描绘中华民族的卓越风华,激发每一个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荣誉感;三要抒写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蓬勃实践,抒写多彩的中国、进步的中国、团结的中国,激励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迈向未来。总的来说,一定要坚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人们不断增进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三、履行文化使命,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2018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要肩负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重申“十五字”使命,是对新形势下对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再次部署。“十四五”期间,必须要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要坚持正确导向的舆论引导,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引导人们自觉参与到社会文明进步进程中;要构建网上网下一体、内宣外宣联动的主流舆论格局,建立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管理为保障的全媒体传播体系,进一步推动“十五字”使命落地生根,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四、促进文化繁荣,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一要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建立健全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文化创作生产体制和机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完善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导激励机制,推出更多群众喜爱的文化精品;二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完善遵循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规律、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有利于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的文化管理体制和生产经营机制。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完善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的文化经济政策。完善文化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制度,健全引导新型文化业态健康发展机制。加强文艺创作引导,完善倡导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抵制低俗、庸俗、媚俗的工作机制;三要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优化城乡文化资源配置,推动基层文化惠民工程扩大覆盖面、增强实效性,健全支持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汇聚起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磅礴力量。
五、找准文化定位,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国家文化软实力,不仅关系我国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定位,而且关系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要找准自身文化定位,努力夯实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要努力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传播当代中国价值,努力提高国际话语权。通过学校教育、理论研究、历史研究、影视作品、文学作品等多种方式,以文化产品“走出去”促使文化价值“走出去”。要进一步畅通对外宣介通道,讲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同时要注重扩大覆盖面,进一步广泛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让世界各国更多地认识、理解和认同当代中国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