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思考的痕迹
理论思考的痕迹
——读《一位“85后”的马克思主义观》
作者:杨耕(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陈先达教授今年90岁了。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部《一位“85后”的马克思主义观》(以下简称《马克思主义观》),是他85岁以后“敲”出来的又一精品力作,集中反映了近5年来他理论思考的痕迹,体现了他的立时代之潮头、发思想之先声,在为祖国和人民立德立言中实现自我价值的人生观。
《一位“85后”的马克思主义观》 陈先达 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观》向我们阐述的第一个方面,是如何做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那就是,研究马克思主义与信仰马克思主义高度统一。对于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来说,马克思主义既是科学,又是信仰。马克思主义是以事实为依据,以资本主义社会运动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对象,以实践为检验标准的科学。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的信仰是否坚定,取决于它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态度,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是信仰坚定性的理论基础;信仰的坚定性则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内化,即内化为个人内心的信念和情感,转化为个人的价值目标、理想追求和行为准则。作为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学说,马克思主义又是一种信仰,共产主义是真理和道义结合的最高追求。但是,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不同于宗教信仰,而是一种建立在历史规律基础上的信仰。正如《马克思主义观》所说的那样,宗教信仰只是“信”,而不追问“为什么可信”;马克思主义信仰不仅“信”,而且要追问“为什么可信”,回答“可信”的科学依据和事实依据是什么。如果说宗教信仰要解决的是个人灵魂失衡的问题,那么,马克思主义信仰要解决的是社会不公的问题,为人们提供真正的安身立命和安心立命之处,可谓“铁肩担道义”。要做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工作者,不仅要成为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者,更重要的是,成为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理论要说服别人,首先要说服自己。
《马克思主义观》向我们阐述的第二个方面,是如何用马克思主义分析中国道路,那就是,用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内在关联性和因果制约性的辩证法去分析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逻辑。在研究中国历史时,有的人总是不顾及历史事实而沉湎在“如果……就……”的假设中,可问题在于,历史事实无法更改,历史发展有其内在逻辑,并不以“如果……就……”的公式为转移。对于历史研究来说,“如果……就……”没有任何科学意义,至多是反映了假设者的价值观念和主观愿望。与此不同,《马克思主义观》以历史事实为依据,以马克思主义为方法,去考察中国道路,并认为中国道路的深层本质就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作者的深刻思考启示我们,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转化为方法论,科学的世界观如不转化为认识世界的方法论,就无法发挥“科学”和“世界观”的作用,无法引导人们去改变世界。把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转化为方法论,我们就犹如有了显微镜和望远镜:显微镜使我们看得更细,见微知著;望远镜使我们看得更远,“望尽天涯路”,从而深刻把握中国百年历史变革的辩证法。
《马克思主义观》向我们阐述的第三个方面,就是如何理解文化自信,那就是,从传统文化与现实社会相结合的视角去理解文化自信。实际上,就文化本身来说,文化本不存在“自信”与“自卑”的问题。当文化自信或自卑成为一个问题时,它就不是一个单纯的学术问题了,而是有其深层的社会原因。正如《马克思主义观》所说的那样,文化自信问题在当代中国成为问题,既是基于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在苦难与奋斗中民族自强精神的展示,又是当代中国面临的民族复兴对文化自觉的迫切需要;既是对一切否定中国文化的回击,又是对某些人的文化自卑情结的“解扣”。
我们的文化自信当然包括对传统文化的“信”,但又不是仅仅停留在传统文化上。实际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已经改变了中国文化的原有结构,并为我们提供了审视传统文化、辨别精华和糟粕、处理继承与创新的科学方法;更重要的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化”的过程中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文化的重要内容。《马克思主义观》因此指出,文化自信的根据既在传统文化之中,又在现实社会之中,在于我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蕴的中国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这是我们保持自信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