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课教学要加强辨析引领多元社会思潮
作者:林伯海(四川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成员,西南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社会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多元,社会思潮纷纭激荡。随着我国日益扩大开放、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我国同世界的联系更趋紧密、相互影响更趋深刻,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形势和斗争也更加复杂。大学历来是各种思潮的汇聚之地,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高校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需要直面多元社会思潮,加强对社会思潮的甄别、辨析、批判和引领,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思政课教学要敢于直面社会思潮。思政课作为集思想性、政治性、理论性、教育性和实践性于一体的关键课程,其教学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涉及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世界史、国际共运史;涉及世情、国情、党情、民情和网情,处处关涉到相关社会思潮。然而,部分教师怵于思政课的意识形态属性,担心祸从口出,总是绕开问题说、避开难点讲,从而影响教学效果。思政课教师应敢于直面多元社会思潮,不回避矛盾,不绕开问题,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立足于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全面客观看待问题。
思政课教学要擅于甄别社会思潮。社会思潮是指在一定历史阶段,反映一定阶级、阶层和社会群体的利益诉求、情感需要和思想愿望,并有一定社会理论作指导的社会意识形态、社会思想潮流。其本身纷繁复杂、派系林立、种类繁多、观点各异。按照思潮产生和形成的国别与地域来划分,可分为国内社会思潮和国外社会思潮,如欧洲社会思潮、拉美社会思潮等;按照阶级性质和社会制度来划分,可分为资产阶级思潮和无产阶级思潮,资本主义社会思潮和社会主义社会思潮;按照社会思潮所反映的学科领域来划分,可分为政治思潮、经济思潮、哲学思潮、文化思潮、史学思潮、法学思潮和艺术思潮等;按照影响力大小来划分,可分为主流社会思潮和非主流社会思潮。每个大的社会思潮系统又包涵着若干规模大小不等的子派系或亚派系。譬如政治思潮本身是社会思潮大系统中的一种类型,但它本身又包涵着不同的流派,同时,不少社会思潮呈现多面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思政课教学中要善于甄别各式各样的社会思潮,努力做到精准识别、靶向定位,避免张冠李戴,无的放矢,浪费有限而宝贵的教学资源。
思政课教学要精于辨析社会思潮。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入加速演变期,国际环境日趋错综复杂。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影响广泛深远,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民粹主义、排外主义抬头,保护主义、单边主义、霸权主义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构成威胁,国际经济、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都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国内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改革进入攻坚克难的深水区,使得人们的利益诉求多元多样、思想观念复杂多变。青年大学生对各种社会思潮普遍抱有好奇心和新鲜感,但因受其年龄和阅历的影响,在错误思潮面前大多缺乏敏锐的政治鉴别力和判断力,影响了其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知、认同和践行,甚至会被诱导,在政治表达方式上走向偏激。因此,思政课教学要针对各种社会思潮,帮助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分析比较释疑惑。
思政课教学要勇于研判社会思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世界上正视和相信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人多了起来。世界范围内两种意识形态、两种社会制度的历史演进及其较量,发生了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深刻转变。但与此同时,意识形态的较量并未因此而减少,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和实施和平演变的企图未变。在经济制度上,新自由主义思潮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在政治制度上,西方宪政思潮抨击我国政治体制,把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对立起来。在思想文化上,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违背历史事实和客观现实,目的在于否定中国革命的发展道路,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在价值观上,普世价值论思潮试图让广大发展中国家接受西方“普世价值”及其民主制度模式。除此之外,民主社会主义、民粹主义、宗教原教旨主义等思潮同各种灰色社会思潮交织混杂在一起,被大肆渲染传播,对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带来冲击和影响,对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完全定型的青年大学生造成了迷惑和困扰。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在辨析社会思潮的同时,要用好批判的武器,旗帜鲜明地揭露和批判错误观点和思潮。
思政课教学要巧于引领社会思潮。当前思想舆论领域大致有红色、黑色、灰色“三个地带”。红色地带是我们的主阵地,一定要守住;黑色地带主要是负面的东西,要敢于亮剑,大大压缩其地盘;灰色地带要大张旗鼓争取,使其转化为红色地带。为此,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坚持传导主流意识形态,直面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巧于引导学生明辨大是大非,承担立德树人的职责与使命。
思政课教学要通过讲授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来引导社会思潮。思政课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要直面各种错误观点和社会思潮,首先要向学生传授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特别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为学生成长成才奠定科学的思想理论基础。思政课只有讲好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讲好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通过“以学术讲政治”,达到政治性和学理性的统一,才能引领社会思潮,使青年学生树立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思政课教学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指出:“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思政课教学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来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从而引领社会思潮,铸魂育人、为国育才。
思政课教师掌握着课堂的主导权和话语权,一定要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培养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纪观的教学活动中,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过程中,教师更要竭力扮演好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与引导者角色,加强引领多元社会思潮。只有这样,思政课教学才能守住红色地带、压缩黑色地带、转化灰色地带,才能达到让学生真心喜爱、终生受益、毕生难忘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