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新就业形态”对缓解年轻群体短期就业压力作用突出
新华网北京12月21日电(游苏杭)近日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促进重点群体多渠道就业,持续改善人民生活。
当前,数字技术大规模应用和渗透已衍生出诸多经济运行新模式,并对就业生态、就业结构和就业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数字经济催生的新就业形态已经成为我国吸纳就业的重要渠道。
为了帮助各界更好地了解我国新就业形态的发展现状及其对传统就业结构和模式带来的影响,21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联合滴滴发展研究院发布《数字经济新就业形态发展研究报告(2020)》(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基于滴滴平台大数据和问卷调查数据,结合多维度宏观数据,构建了新就业领域第一个指数——“网约车新就业综合指数”。从规模质量和结构效益两个维度,分别刻画了网约车新就业在就业及经济层面的贡献率、就业灵活度、收入水平、数字服务保障水平和在优化就业结构以及重点人群就业等方面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珠三角、长三角和北京等东部地区成“新就业形态”发展的引领性区域
《报告》显示,新就业综合指数排名靠前的地区相连形成明显的“V型”高地。珠三角和长三角两大城市群及北京是东部新就业的引领性区域;成都、长沙、西宁、拉萨则是中西部新就业综合指数排名较高的代表性城市。
“新就业形态”在中西部和低线级城市作用突出
《报告》显示,新就业规模质量指数和结构效益指数存在显著的区域性差异。新就业规模质量指数排名靠前的多为东部省份、旅游城市以及高线级城市;新就业结构效益指数则是中西部省份、资源型城市和低线级城市表现更优,新就业优化就业结构、弥合数字鸿沟的作用明显。
“新就业形态”对缓解年轻群体短期就业压力作用突出
《报告》显示,由于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形态能够迅速满足劳动者短期就业需求,在疫情期间发挥了重要的就业“稳定器”作用。国内疫情基本控制后,网约车新就业规模质量指数明显回升,2020年第3季度已超过了疫情前水平。此外,新就业形态在疫情期间对缓解年轻群体短期就业困难的作用突出。2020 年2月起,网约车新增司机中 20-29 岁年龄段占比不断提高直到7月才出现下降。
不同月份20-29岁年龄段新增网约车司机疫情前后变化趋势
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数字经济研究室主任蔡跃洲表示:“数字经济催生的诸多新模式、新业态创造了大量新就业机会,成为对冲疫情影响的重要‘缓冲器’。”
“为更好发挥新就业形态在‘保就业’方面的积极作用,政府主管部门在履行好各自监管规制职责的同时,有必要提高监管部门之间协同水平,并加强监管部门同互联网平台之间的沟通;在严守安全底线、坚持有序发展、促进各方受益的前提下,降低劳动者进入新就业形态的门槛和成本,将推动灵活就业作为地方‘保就业’的有益补充。此外,在就业社保方面,要充分考虑新就业形态的特点开展制度创新,出台更具弹性的配套政策。”蔡跃洲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