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教育体制改革的四个着力点
教育体制改革是改革开放之初教育改革的起点,也始终是40年教育改革的主题主线。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深化办学体制和教育管理改革,充分激发教育事业发展生机活力。在新时代党和国家教育战略部署中,教育体制改革再次被突出强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基础教育领域体制改革正不断深化,逐步形成政府管好教育、社会办好教育、学校潜心治校办学、教师安心热心从教、学生全心专心向学的教育体制机制。
以管好教育为目标,深化教育治理方式改革
教育管理重心适度下移。我国从中央到地方有五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党委还设有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作为党的决策议事协调机构,各级政府安排副职分管教育工作,但教育行政部门的机构设置、职能划分、权责定位、运行机制有待进一步精细化、科学化、协同化。发挥中央统一领导、地方组织落实的制度优势,很有必要将教育管理重心适度下移,让最熟悉教育的人成为教育决策的重要参与者。强化乡镇政府教育服务能力建设,让乡镇政府在巩固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和水平、改善乡村教学环境、保障校园和师生安全等方面发挥作用。坚持顶层设计与分层决策相结合、充分代表与深度协商相结合、政府主导与社会治理相结合,推进教育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把教育资源配置给真正发展素质教育的学校或个人。
教育投入重心适度上移。教育财政是教育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支出责任不断上移,中央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持续加大,教育经费充足性有较大提高,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有所缓解。同时,政府间教育财政责任划分体制不尽合理,区域之间、学校之间、群体之间教育资源差距还很大。今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教育领域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对中央与地方共同承担的义务教育、学生资助、其他教育三方面的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进行了合理划分,但省级以下各级政府的财政关系、教育支出责任有待理顺。亟待合理划分省域内各级政府教育领域的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加大省级教育经费统筹力度,将适宜由更高层级政府承担的基本教育公共服务支出责任上移,避免基层政府承担过多支出责任。
以办好教育为目标,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
切实为学校松绑减负。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部本级行政审批事项减少近70%,但不同层级政府之间教育权责交叉重叠,各级政府包得过多、统得过死、管得过细的现象依然存在。据笔者调查发现,河北某市1—9月份各类达标、评比、评估、检查进校园活动多达260余项,各种政府指派非教育教学任务也易分散学校精力。要为学校松绑、为教师减压、为学生减负,落实学校办学主体地位,须大幅减少各类检查、评估、评价,依法保障教师享受法定假期的权利,让学校教育静水流深。此外,尽快出台教育局长任职资格标准,排除教育人事管理制度障碍,畅通优秀中小学校长走上教育局长岗位的职业通道,让更多真正懂教育的人管理教育。
让学校成为办学主体。推广成都市武侯区“两自一包”改革经验,增加学校在人事管理、经费使用、工资分配、资源配置、专业调整、考试招生、教学改革等方面的办学自主权,赋予校长人权、事权、财权等完整的管理权限。优化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健全学校自我约束、自我发展机制,确保下放权力接得住、用得好。学校管理者可利用我国制度优势,探索公办学校委托管理、特许运营、集团化办学、强校带弱校、学校联盟、高中和大学贯通培养、公私合作办学体制改革,满足学习者多样化、个性化、终身化学习需求,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培育新型办学主体,增加学习选择性,提高教育服务回应性、服务性和多样性。尊重学校多样性、自主性、创造性,让不同性格禀赋、不同兴趣特长、不同素质潜力的学生都能在学校里探寻自我价值。
以形成合力为目标,健全社会参与体制机制
构建政府、社会、市场协同机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发展教育事业不是政府的独角戏,而是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集体舞,全社会都应是参与者、贡献者、行动者,要建立全社会责任分担的体制机制。要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残联等群团组织优势,动员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等社会力量,建立政府部门与民间社会公私伙伴关系,健全公共财政对民办教育的扶持政策,探索基金会—企业—教育系统三方合作模式,支持企业、部门、集体、个人等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兴办教育。
建立学校与社区互动共建机制。构建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及街道、社区、家庭共同育人的格局,让学校不仅在物理空间上内嵌在社区里,而且在精神文化与治理上与社区融为一体。增强社区的学校权属感和学校的社区归属感,在每个社区建立教育委员会,参与学校管理,支持学校建设,优化育人环境。组织筹划学生校外教育,提供社区实践机会和校外辅导员志愿者服务岗位。建立家校合作的立体化育人机制,拓展家长参与学校办学的通道,让有能力、有意愿、有资源的家长组织校外活动和社会实践。统筹协调社会资源服务家庭教育,建立网络家长学校,提供家长培训课程,提供教育咨询服务。
以教好学好为目标,深化人才培养体制改革
让优秀人才从教。优秀教师应拥有丰富的人生体验、社会化程度高、品行可靠,具备学科专业特长、优良教学能力、良好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能力。因此,教师招录的面试官应具有广泛代表性,如教育行政部门官员、校长、教务主任、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临床心理医生、家长代表等。学校应完善教师培训制度,为新入职教师、10年工龄教师和学校行政管理人员分别提供针对性培训服务。全面落实各种补助、奖励和保障政策,大幅提高工作年限、全面育人等权重,降低升学率、职务职称等权重。制定教师工作考核评价标准,组织由辩护律师、医师、监护人等构成的考核委员会定期对教师进行考核评价,对于不称职教师果断采取离职培训、自愿退职、强迫退职、休职、免职、转岗等措施。
统筹国内外教育资源。全球化信息化时代,人才成长的空间是整个社会,坐标是国际坐标,“网箱养鱼”式学校教育必将回归到与生产、生活无缝对接的全民终身学习时代。学习型家庭、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城市等,将为全民提供无比丰富的终身学习资源,教育选择更多样、成长道路更宽广。因此,要扩大教育对外开放,与世界各国互容、互鉴、互通,重点培养具有全球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精通国际谈判的高层次国际化人才,为世界教育贡献中国智慧。
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人才培养体系决定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很有必要增强人才培养体系的灵活性,更好地满足学习者需求。要更加重视非正式、非正规教育,充分发挥组织、课程、实践、文化、评价、服务的育人功能,积极开展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提倡项目化学习、团队式合作、个性化教学等基于情境、问题导向、多学科交叉的教学模式,不要让孩子过早过多过度竞争,尽可能降低学校教育的副作用,激发学生自信心、好奇心和想象力。引导学生通过学生社团、研学旅行等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提升自理能力、合作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探索普职融通的综合高中、中高衔接、中本连读等职业教育,探索2+4、初高中贯通培养等复合型学制,让所有学生掌握1—2项基本职业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