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官方网站!网址:www.cslai.org

您的位置:首页 > 文艺科研 > 广角

全面推进新时代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时间:2021-02-20 10:23:11 来源: 光明网-学术频道 作者:郑芳芳

  作者: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社会治理研究中心主任 文宏;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 辛强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是推进新时代社会治理创新的题中之义和重要命题。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素质,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十分重要意义。这就要求我们要抓紧抓实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

  充分认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

  第一,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是创新现代社会治理的必然要求。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确定,要求我们亟需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畅通民众的心理疏导和矛盾调节通道,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做到人民群众的心理问题能够及时反映、矛盾纠纷能够及时化解、社会权益能够得到保障。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式、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时,掌握新的知识、运用新的方法来适应新的发展趋势,化解新的社会矛盾,显得尤为重要。而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是打造平安健康中国的“心防”工程,是平安健康中国建设工作的重要举措,更是创新社会治理的必然要求,需要广大心理服务从业者积极探索贴合新时代社会治理需要的新模式、新思路和新方法。

  第二,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迫切需要。当下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社会治理还有弱项,需着力解决发展道路上的各种难题,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更深层次是指心理层面的需求,是由于心理需求而逐渐形成的精神层面的需求,如民族精神、理想价值、信仰追求等。随着我国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人民对于物质生活的需求已得到了满足,开始逐渐追求更多心理层面和精神层面的需求。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能够培育人民自信阳光、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使得其能够有合理便捷的渠道表达自我诉求,提升人民心理健康素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第三,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是改善社会民生的重要基础工程。改善社会民生工程不仅仅只是满足人民衣食住行等物质层面的需求,更应注重精神层面的满足。随着全面深化改革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持续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进城务工,城市常住人口大幅度增加。在此过程中,大多数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基本权益得不到保障,社会地位得不到充分尊重,逐渐影响了一部分人的心态。而民生心态建设是确保社会稳定前进的思想保障。要重视人民的精神民生,做到早发现,早改善,真正从人民的心理需求出发,及时给予特定人群足够的社会关爱,改善其生活状态,提升城市融入感和生活幸福感。因此,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不仅能够提升人民的生活质量,更能改善社会民生心态。

  持续推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践路径

  第一,要实现心理服务网络全覆盖。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必须着力建立“务实化”的社会心理服务平台,使之能够契合社区居民的社会心理服务需求,切实增强实效性。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因心理行为异常和精神障碍患者引发的个人极端事件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的危险因素。加强心理健康服务、健全重点人群心理服务体系迫在眉睫。例如,东莞市大朗镇搭建了“1+28+3”基层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实现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三级网络全覆盖,形成以“政府主导、部门配合、多方参与、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工作模式,绘制了具有大朗特色的“心灵地图”,为人群全方位提供可及性心理支持服务。

  第二,要打造心理服务专业主力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必须着力优化社会心理服务力量结构,打造专业力量与社会力量融为一体的社会心理服务多元化大格局。这就必然要求亟需多方位发展心理健康服务工作队伍,鼓励和支持社会工作专业人员参与社会心理服务的政策措施,并对社会工作专业人员开展社会心理服务知识的普及教育和培训,提高其职业素质和专业水平。同时,发展医疗机构的社会心理服务队伍,向社会广泛招募社会心理服务志愿者,将基层网格员、人民调解员、志愿服务者、乡贤乡绅等纳入社会心理服务志愿者队伍之中。围绕“以持证心理咨询师、精神科医生为骨干精英,多领域心理工作者为中坚力量,社会组织及志愿者为基础细胞”的发展目标,全力组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主力军,切实把矛盾隐患化解在萌芽状态,打造社会和谐稳定的“防火墙”。

  第三,要保证心理服务涉及多主体。心理问题是困扰全年龄层的问题,无论老人儿童,人人都应享有心理健康。因此,心理健康服务特别是要做好在校中小学生、老年人和特殊岗位、特殊时期相关人员的心理服务工作,逐步打造形成以公益为基础、社会为补充,覆盖全人群、涵盖生命全过程的心理服务专业平台,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的心理服务需求。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加快,面对青少年群体心理疾病呈高发的趋势,需以家庭为主要抓手,社区、学校作为中间环节,通过与中小学建立联动机制,通过专业人才入驻、全面心理筛查、“卫教融合”家校心理健康服务等方式,开展健康宣教、团体辅导、心理体验等活动,让多元化心理健康服务走进家庭。同时,应在村(社区)建立心理咨询服务站点,并长期开展老年抑郁和认知筛查,服务覆盖社区全部临界和高危人群。对于流浪乞讨人员、刑满释放人员、戒毒人员、社区矫正人员、肇事肇祸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等特殊人群的心理健康服务,发现不稳定苗头,及时联系心理服务团队提前介入,并及时做好相关人员心理疏导工作,务求化解其心结。

  总而言之,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是现代社会治理系统工程中的软治理,借助意识形态引导、民主协商、文化濡染、制度规训、道德教化、社会认同等软性方式开展。遵循并运用心理规律,采用心理学方法和技术开展社会治理,在赢得人们理解与支持的同时,降低治理成本,实现治理效果的“入脑入心”,能够更好地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2019 京ICP备13008251号 网站维护:中安观研究院互联网科技中心 网站制作联系:010-5713080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2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