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中国处方”造福人类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医疗队队员在北京西站合影。新华社记者张玉薇摄
“党和国家给予中医药全方位的支持,中医药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12月19日,中国中医科学院迎来建院65周年之际,百岁老人、国医大师路志正感慨地说,“百年中医存废之争,终成历史。”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在近百年来中西文明交融碰撞中,“取消中医”的论调一度甚嚣尘上。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发展——中医药法颁布、全国中医药大会召开……中医药事业发展步入快车道。
“今天,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表示,“我们将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在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谱写新的辉煌。”
用“疗效”终结存废之争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国中医科学院第一时间组建国家中医医疗队,在大年初一驰援武汉。治愈出院140名重型危重型患者、近千名轻型普通型患者。研制出第一个治疗新冠肺炎的中药新药——化湿败毒颗粒,并赢得国际认可,成功在海外注册上市。
“疗效,就是中医药的生命力。”黄璐琦说,“大疫是大考,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中医药成为中国抗疫方案的亮点。我们理应进一步树立中医自信,重新衡量中医在未来医学体系中的位置。”
抚今追昔,国医、国运休戚与共。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成立之初,党中央确定团结中西医的卫生方针,1955年卫生部中医研究院应运而生,1985年更名为中国中医研究院,2005年更名为中国中医科学院。
中医药根深叶茂,岐黄之术生生不息。65年来,中国中医科学院传承精华、创新发展,现有17个研究所、6家医疗机构、1个研究生院、3家分院和中医古籍出版社、中医杂志社等学术单位,成为集科研、医疗、教学为一体的综合性中医药研究机构。
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跑出“加速度”。12月19日,在中国中医科学院推进做大做强暨学部成立大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余艳红说:“中国中医科学院砥砺奋进,中医药‘国家队’优势更加显著,科技创新活力更加活跃,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以顶级“智囊团”助力守正创新
2015年12月,瑞典卡罗琳医学院,中国首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屠呦呦发表了题为《青蒿素——传统中医给世界的一份礼物》的演讲。她说:“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藏,青蒿素正是从这一宝藏中发掘出来的。”
12月18日,中国中医科学院召开第一次学部会议。屠呦呦等93名一流专家受聘担任首批学部委员。中国中医药界有了顶级“智囊团”。
“首批学部委员由代表中医药行业及相关领域最高学术水平。”中国中医科学院党委书记查德忠说,“学部将为做大做强中国中医科学院提供战略咨询、学术指导,并对中医药传承创新的重点领域、重大措施开展研究、提供决策依据。”
随着中医药作用和影响的提升,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医药的需求日益增高,健康中国建设需要中医药发挥新的更大的作用。加快提高中医药的社会贡献度,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
“坚定中医药文化自信,传承发展好中医中药,是提升国家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国的需要。”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刘德培认为,“学部是知识界特有的一种组织形式,代表着该领域最高层次人才群体。成立学部,是影响未来中医药发展的一件大事。中国科学家要有推动中医药发展的使命担当。”
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
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正确处理传承与创新的辩证关系,关系着中医药的前途和命运。传承是中医药发展的根基,离开传承谈创新,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65年来,中国中医科学院溯本寻源,系统挖掘,使中医药精华得以传承。全国藏书最多的中医药专业图书馆和收藏文物最多的中医专业博物馆,都在中国中医科学院。
创新是为了提升,没有创新就不能与时俱进。“我们正在加快推进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已确定了‘三好’科学研究,‘三有’人才培养,‘三多’国际合作,‘三重’科研条件建设的目标任务。”黄璐琦说。
在守正创新过程中,中国中医科学院努力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提升国际话语权。“我院医疗队在武汉期间,召开40余次国际抗疫视频会议,向63个国家246个团体会员介绍中医药在新冠肺炎防治中的作用。”黄璐琦介绍,中国中医科学院承担了两个澜湄合作专项基金项目,获批中医药领域首个国家级“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发起并组织成立“国际传统医学防治重大感染性疾病联盟”,全面提升中华传统医学在全球卫生治理体系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中医药振兴发展,我们还有一段漫长艰辛的路要走。”路志正说,“作为百岁老中医人,我希望中医药同仁坚定振兴发展中医药学的文化自信,让‘中国处方’为人类健康作出更大贡献。”(罗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