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朋友圈》:用好家风培育好关系
作者:袁媛(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讲师)
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中小学延期开学,为了引导家长们理性面对特殊时期的家庭与教育问题,中国教育电视台联合北京师范大学策划推出了季播类社教节目《家长朋友圈》。节目以家庭教育问题为切口,结合互动案例与大数据构建微信“朋友圈”式的参与场景,下沉关怀家庭关系与家庭教育中的问题与情绪,体现了我国主流电视媒体的责任与担当。
家庭是教育的第一课堂。正确的家教观念、方式、路径和内容,不仅能为孩子构建健康良性的成长氛围,与此同时也能为孩子进入学校、接触社会打下坚实稳固的基础。《家长朋友圈》以疫情期间家庭教育中的“问题”为起点,结合不同领域专家、学者、明星、素人进行案例剖析与经验分享,通过智媒体平台挖掘疫情期间家庭教育中普遍且核心问题,联合新浪育儿、腾讯育儿、清博指数等多个线上大数据平台以及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心理学、艺术学等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择取关键的时间节点输出观点性的干货内容,让家长来“学习”。
值得一提的是,节目在播出后还会继续监测“问题源”家庭在得到建议后的落实效果,随后带着反馈重新反哺节目创作过程中的经验纠正,以此形成一个稳定的闭环系统——“以问题驱动,以问题反哺”。这种以问题驱动,集成“众人之智”的创作思路,在传统教育类节目同质化的厮杀中,突破“红海”,实现了“既开药方又可治病”的信息传输。
《家长朋友圈》创新性采取“电视节目+网络节目+网络直播+短视频”四位一体的跨屏传播,尝试性地采用了以网络传播为主、电视传播为辅,“先网后台”的融媒体制作逻辑和运营理念。大屏小屏错落有序的联动,长内容短视频跌宕互补的共振,有的放矢的组建多维立体的传播矩阵,组合家长特殊时期的特殊关注,实时答疑解惑,以终为始,从观众中来,到观众中去。
另外,节目还特别创建了云平台的“朋友圈”,通过不断孵化线上节目衍生的教育类产品,在中国慕课MOOC、荔枝FM、蜻蜓FM、喜马拉雅等平台进行公益类教育产品的输出,同时还在各大教育直播平台中转化直播课程,出版节目衍生的电子云读物,通过算法推送给予有需要的家庭和潜在的用户,在云活动的互动接触中使更多的家长和家庭受益。云媒体的集合式使用,不仅彰显节目自身的突围与发展,同时亦能帮助社教类节目聚焦影响力,汇集文化力量、形成鲜明的属性标签。
《家长朋友圈》的节目创作,试图让电视教育类节目挣脱方法论的桎梏,从教育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应用性等多个方面帮助家长落地家庭教育中的操作路径,让好关系在家庭中重新建立,让好家风在家庭中绵延传承,让好家教在行为中有效落实。
《光明日报》( 2020年07月22日15版)[责编:孙宗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