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好奇心比获取知识点更重要
又是一年暑假时。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家长热衷于带着孩子走进博物馆、美术馆,在人文美育中度过清凉一夏。这个暑假,单单在上海,各大博物馆、美术馆渐次登场的展览数量即已过百,“神仙打架”般的超强阵容更令人激动,既有“实证中国”“玉楮流芳”“丹甲青文”等文博大展,也有引进自美国、法国、西班牙、德国、意大利、日本等众多顶级博物馆、美术馆的艺术特展,既有良渚“琮王”、宋刻孤本,也有波提切利、梵高。
面对如此之“卷”的文博艺术展览生态,如何挑选适合孩子的展览,如何带着孩子看展,成为一门学问。为此,记者与几位身兼家长身份的业内人士聊了聊,希望能为有意“大手牵小手”(尤其是带着低龄儿童)观展的市民游客提供一些参考。
“顶流”展必冲,或为亲子看展中最大的误区
时下的文博艺术大展中,哪些堪称“顶流”就冲哪个——带着孩子观展,不少家长都抱有这样的想法。事实上,这可能是亲子看展中最大的误区。
如若奔着“难得一见”或“看看热闹”而冲,无可厚非,但就孩子的获得感而言,不少时候“顶流”展览非但不是理想的选择,甚至可能成为错误的选择。原因在于,不少展览存在“门槛”,对知识储备量或审美鉴赏水平有一定的要求,有时别说是孩子,就是成年人也不那么容易看懂。有人向记者举例,在对文艺复兴及“文艺复兴三杰”有了初步认知之后,人们才可能借由东一美术馆的“波提切利与文艺复兴”特展,进一步读懂作为“三杰”引路人的波提切利。对胡安·米罗等超现实主义画家以及中国传统书画的双重了解,会让走进西岸美术馆的“本源之画——超现实主义与东方”格外显出意义。上海博物馆建馆以来首个专题古籍展“玉楮流芳:上海博物馆藏宋元古籍特展”,更像是一个针对文史研究等专业观众的展览。
当然,近期申城的“顶流”展中,也不乏较为适合孩子参观的。其中,浦东美术馆的“六百年之巨匠:来自提森-博内米萨国立博物馆的杰作”和宝龙美术馆的“西方人物绘画400年:东京富士美术馆藏精品展”,是不少人提名的。前者将艺术普及鲜明地纳入展陈设计,不仅标有与展品相匹配的西方艺术史六百年时间轴,还针对重点作品以截取、放大关键元素等形式展开详尽诠释;后者则因选取人物画的视角而显得通俗,适合作为西方艺术史入门。
“孩子们才不会如我们那般关心展览如何重磅、文物艺术品如何珍稀呢!他们在意的是故事性、趣味性。”上海博物馆研究馆员于颖告诉记者。据她观察,常设的青铜馆可谓上海博物馆最受孩子欢迎的地方之一。有时家长兴致勃勃地带着孩子来看限时的特展,却发现最终更为黏住孩子视线的,是本打算顺便一逛的其它区域。“别看青铜器距今久远,呈现出带着铜绿的单调颜色,可无论它们千奇百怪的器型,还是多种多样的用途,甚至于带有象形意味的铭文,都令很多儿童表现出特别的兴趣。”
更况且,“顶流”展览通常伴随着大客流,观展体验有时实在不那么舒心。“带孩子看展,观展环境太重要了!”刘海粟美术馆教育发展部副主任赵姝萍向记者坦言,此前上海博物馆极为火爆的“从波提切利到梵高”大展,自己就特意没带五年级的女儿去看——不是展品不精彩,也不是孩子看不懂,而是害怕排起的长龙会破坏美育的愉悦感。
瞄准儿童限定,或为最安全的亲子看展之选
“对于小朋友来说,兴趣最重要。就想让他们觉得艺术是一件日常、轻松、有趣、快乐的事情。”尽管平日有大量观展机会,Philo Art文化传播工作室创始人金怡坦言,更愿意带幼儿园大班的女儿看那些与儿童特质颇为契合的展览。据她透露,申城缤纷多元的展览生态中,有不在少数的展览专为儿童策划。
它们或强调参与性、互动性,让孩子在如游戏般的体验中亲近文化艺术。西岸美术馆地下一层“智造展厅”正在举办的互动装置展“明日之民”,就是一个典型。这个展厅是常年面向儿童的互动式展厅,这个展览则是国际时尚大师、知名法国艺术家让-夏尔·德·卡斯泰尔巴雅克的中国首展,以一个充满奇思妙想的“符号”世界,贯穿着设计、绘画、音乐、诗歌、色彩等一系列交互体验,引导小观众步入发现和创造之旅。有人透露,这个展览甚至能让家长实现“安心甩娃”——6岁以上的孩子可以单独在这个“游乐场”探索,家长则可以选择到其他楼层欣赏更符合大人偏好的展览。上海图书馆东馆推出的“环游地球80天——穿越150年世界奇幻之旅”,则用展览语言让观众参与到立体式、体验式阅读中来,跟随凡尔纳名著《环游地球80天》重走世界。
它们或以卡通的造型、童趣的风格、缤纷的色彩,天然拉近与儿童的距离。例如,朵云轩艺术中心集结了太多童年回忆的“国际安徒生奖50周年世界插画大展”,宝龙美术馆以萌化方式点燃人们对于名画兴趣的“什么是现代艺术啊:你好啊大艺术家”、携逗趣“动物天团”而至的霍夫曼大型个展“欢聚!共享喜悦”,都是其中的代表。
还有不少展览,因某些适宜儿童的独到设计,或能促成孩子与展览之间生动、有效的连接。上海博物馆“实证中国:崧泽·良渚文明考古特展”中,有一段反映农耕文明的动画,提取器物上的飞鸟、鱼、乌龟、鸡等众多图案制作而成,颇为有趣,让很多孩子看得入了神。搬来蒙古包,摆有草原游牧民族特色矮桌,挂上蒙古五彩挂饰,闵行区博物馆的“漠北锋鸣——鄂尔多斯青铜器文物精品展”氛围感满满,给予足不出沪的人们置身草原的错觉,自然也深受孩子的青睐。
有人建议,“大手牵小手”看展之前,家长不妨多做做“攻略”,依据官方介绍或是网友反馈,尽可能从海量的展览中挑选出孩子较易消化的“款式”。这或许可谓最安全的亲子看展之选。
放下“功利心”,切莫低估孩子的艺术感受力
不少业内人士都向记者提到,带孩子走进博物馆、美术馆,不妨放下“功利心”,不必执着于看了多少名家名作,也不必指望孩子能从一个展览中获得什么样实实在在的知识点。
“切莫低估孩子与生俱来的艺术感受力。”于颖直言。她告诉记者,自己一年级的孩子对色彩鲜艳的油画展往往流露出浓厚的兴趣。展览中出现的众多画家,孩子其实一无所知,但凭直觉选出的心中的名作,常常就来自艺术史上公认的那些大腕,这让于颖十分意外。通过研究,她发现很多孩子的艺术感觉其实来得比成年人更敏锐,“拿现当代油画来说,好的作品自带强烈的视觉冲击,并且越是卓越的画家,作品越是通常流露出天真的感觉,对孩子自有一种亲和力”。赵姝萍则提到,平常带孩子看展,不会主动给孩子讲解艺术作品背后的知识点,“面对同一件艺术品,孩子的关注点往往和大人不一样,她们有时会对画中某个不易被察觉的细节感兴趣”。这与德国艺评家塞兰特和基特尔在《看懂了超简单有趣的现代艺术指南》一书的论断不谋而合,他们曾道出“世界上最棒的美术馆导览员就在你身边——那就是你的孩子”,认为从孩子视角给出的不经意的点评,或许正是理解和欣赏艺术的关键。
艺术欣赏是私人化的,有着不同个性禀赋、处在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对于展览也定然有着不重样的偏好,因而不会有绝对值得信赖的看展清单或者指南。其实,带孩子看什么展不重要,重要的是让他们多看多感受,保护好他们的好奇心,种下一颗感受美的种子,有时在偶尔邂逅的小展中也能收获意外之喜。有人说,在观展过程调动起探索的主观能动性,获得与艺术身心互动的体验,在美中得到生命的滋养,才是真正令孩子受益的,也说不准这份收获会在未来的什么时刻带来某种灵感启发。
大手牵小手,这些展览值得冲
浦东美术馆“六百年之巨匠:来自提森-博内米萨国立博物馆的杰作”
推荐理由:展览囊括较为齐整的西方艺术史中名家阵容;展陈着力于艺术普及;性价比高
上海图书馆东馆“环游地球80天——穿越150年世界奇幻之旅”
推荐理由:主题通俗,视野开阔;互动装置丰富
西岸美术馆“明日之民”互动装置展
推荐理由:丰富的交互体验让人仿佛置身游乐场
朵云轩艺术中心“国际安徒生奖50周年世界插画大展”
推荐理由:全球经典插画集结;沉浸式场景富于童趣
宝龙美术馆“什么是现代艺术啊:你好啊大艺术家”
推荐理由:开启Q版现代艺术史
宝龙艺术中心“Boom!迷你棒世界”绘本游戏互动展
推荐理由:由宝藏绘本衍生;集多重感官体验
闵行区博物馆“漠北锋鸣——鄂尔多斯青铜器文物精品展”
推荐理由:青铜器对于孩子自带亲切感;满满的草原氛围感;免费
世博会博物馆“奇丝妙艺——世博与蕾丝艺术展”
推荐理由:没人会拒绝如蕾丝般美好的事物;免费
艺仓美术馆“再次孟菲斯:设计革新1981-1985”
推荐理由:与生活贴得很近,色彩缤纷,脑洞很大
龙美术馆西岸馆“六角彩子:靠近你的宝藏”
推荐理由:艺术家画风古灵精怪、色彩绚丽
久事美术馆“白日梦——稚拙派艺术家的异想世界”
推荐理由:稚拙派画风纯真梦幻、异想天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