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官方网站!网址:www.cslai.org

您的位置:首页 > 文艺科研 > 发展

在历史的坐标系中远望与近观

时间:2021-01-13 10:46:35 来源: 中国教育报 作者:李姝昱

  作者:吴晓玲

  一部用心书写的教育学术著作既能描述和诠释时代的教育变迁图景,揭示发展中问题并分析如何建构更好的发展路径,也能勾勒出作者的学术成长史,让读者默会其心生而言立、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的思想表达。齐学红教授的新作《结构与行动:基础教育改革的历史社会学研究》便让笔者生发此种阅读感受。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成为人文社会学科回顾和总结学科发展历程并且展望和规划学科发展愿景的重要时间节点,齐教授正是在这样的时代和学科发展背景下,将70年基础教育改革史研究与当下课程改革的学校实地研究相结合,连续7年扎根青岛两所学校开展合作行动研究,从旁观基础教育实践的研究者转变为亲历和促进教育实践和改革的行动研究者,角色的变化也让她的研究视域、学术旨趣发生了变化。

  本书依旧保持着齐教授的学术风格:平和淡定、开放包容、自若自新。正因心有宽裕,所以思想的空间开阔富有张力。这部著作的学科视角“历史社会学”体现出了思想的容融之力:一方面具有历史学的连续性特征,又不局限于史实及其规律的呈现,而是立足当下,极具批判性特征;另一方面,具有社会学的现实敏感性和理论诉求,但不囿于现实,而是超越现实,实现历史与当下结合。该书运用社会学多个流派理论和分支学科的方法论来展开基础教育改革研究。“结构”“行动”“体制”“权力”“场域”“惯习”“话语”等都是社会学洞察社会问题、剖析社会现象的常用术语,如果追溯其理论根源,我们可以发现其各有自己的学术主张。

  该书强调教育改革的过程也是一个利益再分配的过程,改革方案体现了国家行政主体、社会主体和专业主体等不同利益主体的价值诉求。多主体的研究呈现出多元化的研究资料:政策文本的深度比较、研究文献的梳理述评、田野观察的白描和深描、访谈数据的类属和情境化分析,这些都让书中建构、解释和论述的观点更富有说服力和启示性。每个主题的研究都是史论结合。如此书写格局需要观照教育问题的大视野和不避重就轻、不畏难取巧的学术勇气。

  高校教师走进中小学教育田野开展合作行动研究,不同于采集数据来完成一个课题,也不同于应景的交流或指导,说些想法和办法就行。如果是想法,还得要努力让“我”的想法成为“我们”共同的想法;如果是办法,得要让实践者们愿做、能做;做了,还要接受学校、家长和政府的检验和评价。仅仅作为一名旁观的基础教育研究者,或许也可以看得透彻,评得犀利,但不经此事的言说总是少了些让人安心、放心和耐心行动的召唤力。“躬行此事”虽然未必能“绝知此事”,但能让这份“知”带有共忧乐的同理心和共进退的责任心。

  齐教授在青岛两所学校连续7年的合作行动研究,让她对教育改革中的学校和学校中的教育改革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在书中,作者对学校办学自主权和校长负责制背后的制度设计、运行困境、制约因素和优化路径、方法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她的发问启人深思:“为什么在社会民主化进程不断推进,人们对于校长负责制及学校办学自主权的认识程度不断提高的今天,学校办学自主权却是有名无实?”

  和总把教育中问题归咎于教师的观点不同,作者认为在复杂的利益网和权力结构中,不能让教师成为“替罪羊”,教育改革不是发生在真空,教师要面对不同力量的较量。改革只有与教师切身利益建立起联系,解决其生存与发展的根本问题,才能激发他们参与改革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酝酿文思,贵在虚静。该作研究方法多样、研究内容丰富、表达方式多元,整本书行文给人一种沉静的力量。我想这种贯穿始终的话语风格源于齐教授团队的学术共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应成为教育改革的建设性力量,在发现改革、记录改革中,主动寻求教育变革之路,协同教育内部和外部因素、构建基础教育改革的支持系统,充分发挥不同主体在改革进程中的积极作用,让结构更能生发出教育的正向行动,让积极有为的教育行动逐渐创建出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有质量的教育的社会结构。

  本书内蕴的使人沉静、助人望远的力量也是齐教授团队特别想和耕耘在中小学一线的校长、教师所共享的。在这样一个以改革促发展的时代,工作重、变化多、要求高、压力大基本是一种常态。恰恰就是这种环境,更需要实践者具有“历史社会学”的眼光,把当下具体事件放在历史的坐标中,洞察知识和权力、结构与行动的内在逻辑和转化规律,方能更好地理解我们的基础教育改革缘何如此、有何诉求,也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规划自己为何而改、为何而忙,改什么、忙什么,如何改、如何忙,从而不畏惧眼前的困难、不停留于形式上的变化、不止于权宜应景的成绩。教育实践的可改造性必须抱持“十年磨一剑”的耐心和定力,方能见到成效。(吴晓玲)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2019 京ICP备13008251号 网站维护:中安观研究院互联网科技中心 网站制作联系:010-5713080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2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