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3计划”:汇聚英才写就创新华章
历史时刻
20世纪80年代,全球新技术竞争浪潮兴起。1986年3月3日,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陈芳允四位科学家向国家提出要跟踪世界先进水平,发展中国高技术的建议。基于此,国务院制定并实施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863计划”),有力推动了我国高技术的进步,培养了大批人才。
杜祥琬(前左)与863激光团队成员讨论技术问题。 资料图片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是科学家的战略眼光与政治家的高瞻远瞩相结合的产物,凝练了我国发展高科技的战略需求。在我国科学技术需要急起直追的年代,“863计划”的诞生和实施有力推动了我国高技术的进步,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863计划”是国家科技体制改革的试验田,我参加并曾负责的激光技术领域就是一个例证。1985年,国家发布了“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紧接着问世的“863计划”贯彻了这一决定的精神,由跨部门、有优势的研究单位联合组成研究团队,共同对高技术展开攻关,把国家主管部门的战略决策、专家组的技术和管理决策与行政单位的支持保障相结合。863激光团队就是由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的几个研究所、几所高校和部队的研究所组成的。这种新模式把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机制和国家战略目标统帅下的协作机制相结合,把自主创新与开放交流相结合,提高了攻关项目实施的科学性和效率性。另一方面,“863计划”也传承了“两弹一星”的成功之道:以实现国家目标作为共同的精神支柱;全国一盘棋,建设国家队,大力协同;学术民主、建设纠错机制;理论与实验相结合,重视基础研究、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等。
新机制的大胆探索和好经验的有效传承,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结出了丰硕的果实。从激光技术领域来看,我真切感受到,“863计划”使曾经辉煌的古老中国在21世纪再次在世界科技舞台获得了瞩目与荣光。
“863计划”走出了一条我国发展高能激光系统的新型道路。科学论证和选择的技术路线,一系列物理问题和关键技术的突破,验证了高能激光系统的科学技术可行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进了工程化,并通过一系列集成实验和试验,使满足多种实际需求的应用成为可能。
“863计划”的实施,产生了一批达到国际前沿的实用成果。一个可以说的实例是,2014年由新华社披露的对付“低、慢、小”目标的公安装备“低空卫士”激光装置,在2015年“九三”阅兵的关键时刻,及时击毁了威胁现场安全的突发目标,发挥了实际的保安作用。这算是反映863激光团队研究成果的“冰山一角”。
“863计划”是培养和锤炼人才的大学校和演兵场。从四位老科学家代表的老一辈,到新世纪的青年才俊,有四五代人为863激光技术的发展作出贡献。“863计划”启动之初,国家就把陈能宽、于敏、张存浩、谢家麟等著名科学家调来,担任激光专家组的负责人或顾问。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激光团队的多位学术带头人先后当选为院士。“863计划”启动时参加工作不久的一批小伙子,现在已成了硕果累累的学术带头人或优秀的管理者、领导者。
只要人才能成长,事业就有希望,国家就有希望。为了给青年人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激光专家组在启动之初就决定每两年举办一次“全国青年激光学术交流会”,为了参加这个会,许多单位也制度性地举办青年学术报告会。专家组还设立了“激光技术青年基金”,专供青年科技工作者申请做一些基础性、探索性的研究。专家组也鼓励青年朋友们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并参加国际学术交流,为了大家能分享这些交流的收获,专门出版了不定期的“学术交流快报”。人才能被这个事业吸引,也正是因为这里有他们施展聪明才智的舞台,并使他们不断地有成就感。
几十年的科研探索与实践使我深知,任何一项工程科技的成就,皆非一朝一夕之功,常常是大团队、大协作、长周期奋斗的结果。这是科技的长跑接力,需要一代代科技工作者不懈地努力。我在《抒怀——赠青年朋友》中与大家分享了这个心情:
人生脚步坚实走,
众友齐心同奋斗,
艰难磨砺开新路,
并非闲白少年头。
少年头,
后生可赞,
再织锦绣!
人才的成长不仅在于科技智力提升,也许更重要的在于精神文化和价值观的培育。以民族振兴为己任的奋斗精神,是863激光团队的精神支柱,是大家克服重重困难的动力源泉。现在,“863计划”虽然已经退出历史舞台,但科技强国的事业还在继续向前。如今,越来越多顶尖人才参加到这个事业中来,超越了原来的863团队,这是事业发展的结果,也是中国强大的必然。
回望新中国的科技发展史,从“两弹一星”到“863计划”,爱国奋斗的科学精神一以贯之。如果说,求真是科学精神的核心,创新是科学精神的特征,那家国情怀、使命担当就是中国科学家精神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广大知识分子更要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之中,立足岗位建功立业,争当新时代的奋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