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官方网站!网址:www.cslai.org

您的位置:首页 > 文艺科研 > 发展

有效解决“燃眉之急”和“心腹之患”

时间:2019-11-20 09:28:25 来源: 光明网 作者:杨舒

不久前,中国科学院迎来了成立70周年的生日。11月19日上午,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部长茶座活动上,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回顾了中科院成立70周年的发展历程和重要成就,他表示,这70年,中国科技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未来,中国科学院将突出前瞻性、战略性,突出“从0到1”的原始创新,提升关键核心技术、颠覆性技术的创新突破能力和水平,以期能够有效解决“卡脖子”问题的“燃眉之急”和长远发展的“心腹之患”。

  重大创新成果彰显制度优势

  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从北斗导航到“嫦娥”探月、从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到“中国天眼”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从载人深潜到青藏铁路……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的70年历程,在事关国计民生的重要基础和应用研究领域,在具有广泛而深远影响的大科学工程和国际科技合作领域,都留下了中科院不可或缺的身影。

  对这些具有引领性、标志性的重大成果的产生,白春礼总结了五点经验:一是发挥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围绕国家重大需求,中科院责无旁贷地将优势力量集中在一起,完成了国家的一系列重大任务引领。比如“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探月工程,中科院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使我国空间科技研究在短时间内进入世界前列;二是中科院是我国自然科学最高的高技术研发中心,学科齐全,从工作性质来讲,有基础研究,也有应用研究。因此,学科的力量得到充分的发挥,具有交叉优势;三是中科院有着科学、民主、求实的作风,能够发挥改革试验田的作用,在用人制度、人才培养等方面先行先试、积累经验,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四是搭建开放合作的创新平台,示范带动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长期以来,中科院与各省区市、有关部门、企业开展了广泛的科技合作,与其他创新主体形成了开放合作、协同互补的良性机制;五是中科院承担的许多国家大科学工程和建设的诸多大科学装置,也为重大科研成果的取得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解决“卡脖子”问题 中科院责无旁贷

  自1949年11月成立以来,中国科学院始终发挥着“火车头”的作用,以率先的姿态推动新中国科技事业快速发展。

  白春礼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中科院以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为目标,实施“率先行动”计划,全面推进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实行研究所分类改革,加强科研战略布局,推进机关科研管理改革,深入推进科教融合,实施人才培养与引进系统工程,开展国家高端智库试点等,进入了整体跃升、加速发展的阶段。

  当前,中国已明确提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和路线图,中科院将如何参与推进科技强国建设?白春礼说,中科院正在研究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根据“率先行动”计划,明年将初步实现“四个率先”。作为全国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的中心,在解决当前我国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方面,中科院责无旁贷,将发挥作用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他表示,中科院将加强“0到1”的原始创新,在科学布局和人才等方面有所支持,同时也要对接国家和产业需求,解决其中更多的基础研究问题。

  “我们要成为原始创新的策源地,首先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同时,白春礼透露,中科院已布局了A、B、C类等不同的科研专项,其中C类正是以加强和企业合作,突破各类技术难题为目标。在他看来,核心技术“卡脖子”的问题既是挑战也是一个机遇。“‘卡脖子’技术问题需要良好的市场环境,技术产品需要通过被用户使用来不断升级改进,由此才能提升市场竞争力,这样可以倒逼企业更加重视研发和基础创新,而不是‘买来’主义,让科学家有了更多用武之地。”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2019 京ICP备13008251号 网站维护:中安观研究院互联网科技中心 网站制作联系:010-5713080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2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