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更高起点上演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特区的精彩未来
作者: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李应博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深圳是改革开放后党和人民一手缔造的崭新城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一张白纸上的精彩演绎。作为一种创新型的制度安排,深圳经济特区紧扣国家需要和时代脉搏,成为了国家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缩影,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走向成熟和定型的集中体现。新形势需要新担当、呼唤新作为。在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征程中,我们要通过不断地改革创新,推动经济特区开创新局,站在更高起点上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特区演绎更加精彩的未来。
一、经济特区成就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制度创新决定区域发展质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特区在经济总量、发展质量和地区间协调发展上取得了巨大成效。这与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地方政府的有为执行,以及适应性的地区制度安排密不可分。中央对经济特区的经济放权和政策激励推动了特区全方位的改革创新。地方政府通过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增加要素供给和刺激市场需求等方式积极促进经济特区发展。各项改革开放的举措不仅有利于解除人民的思想禁锢,而且更加尊重人民主体价值,赋予市场主体活力,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提供了先导型的制度创新经验。
经济特区的发展得益于我们党和国家对世界经济形势的正确判断以及对战略机遇的充分把握。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解放思想是前提,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的总开关”。之后,中国积极融入全球分工体系和创新网络,参与全球和多边型经济合作组织,夯实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制度基础和环境根基。建立经济特区就是党和国家将最优质的改革创新要素、最富有效率的创新政策和最富有创造力的制度优势进行汇聚融合。不论是利用外资、引进技术,产业创新,还是出口创汇,对外投资,国际合作,经济特区都提供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政策试验、政策扩散和创新包容的制度、体制与政策体系。
二、经济特区建设推动我国区域整体高质量发展
经济特区的建立,推动我国区域发展进入了制度创新的“黄金时期”。从沿海地区发展到内陆,从经济发达地区到经济欠发达地区和边疆地区,从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5个“第一批”经济特区,再到国家级新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级边境经济合作区、台商投资区等“新型”经济特区,经济特区的形式和功能日渐丰富,为国家经济发展和制度创新作出了重要贡献。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实施了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雄安新区等区域发展战略,实现区域间优势互补、产业梯度转移,在更大范围内实现生产要素的流动和优化配置。“一带一路”建设更为我国拥抱全球、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创造了新契机。
经济特区提供了一套具有效率适应性的区域制度安排,激发了区域经济活力,提升了区域发展质量。国家在“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举国体制”下,取得了区域资源集约高效配置绩效。中央领导小组直接领导、编制区域规划以及区域对口支援的方式,推动了区域发展。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的过程中,“发展型地方政府”和渐进式改革路线使得区域政策试验与扩散得以推进。在区域功能型政策安排上,我国形成了以国家发展规划为战略导向,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和社会政策相互协调的宏观调控体系。在区域政策工具上,地方政府通过税收、补贴、贷款、拨款、公共投资等方式直接作用本地区发展;通过许可证制度、区际基础设施、科技与产业园区间接促进腹地经济发展。地方政府间通过联席会议、专项合作、行政协商等“自下而上”的途径开展合作。对环境和生态问题突出的区域,精准施策也成为重点,如“河长制”、排污权交易、公共服务外包等。
三、在更高起点演绎经济特区精彩未来
当前,我们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当前全球经济和地缘政治复杂多变、风险管控艰难的环境中,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对推动经济特区在更高起点上演绎精彩未来具有特别重大的时代意义。
当前,面对当前国际严峻形势,经济特区作为中国通向世界的窗口,应瞄准全球前沿技术创新、价值链高端创新开展制度优势,进一步突破唯经济逻辑的束缚,以更开放的姿态吸引全球优质创新资源,提升经济特区创新能力,从而为全世界提供更多的发展机遇,分享更多的改革发展红利。
在新发展格局中,经济特区被赋予了从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城乡协调、生态治理等方面的综合功能,以深圳为代表的经济特区成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先行先试者。随着出台更多的区域制度安排,很多之前的“先行先试”举措已经变成了区域性的普惠政策。因此,应进一步提升特区政策设计水平和制度执行能力,为全球治理改革提供中国方案,让经济特区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窗口。
让经济特区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格局中熠熠生辉。随着我国区域一体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跨地区治理问题也日益凸显。为解决地区间要素市场分割和决策目标差异化的问题,经济特区要能够担当此任,要“深化对内经济联系、增加经济纵深”,在国家区域发展大局中成为推动地区间融合发展、公平发展的纽带。
让经济特区成为应对和化解全球不确定性和风险的高地。在当前新形势下,曾以外向型出口为特征的经济特区对世界经济、国际形势、贸易争端、保护主义等问题非常敏感。在相当程度上,未来经济特区的安全与发展不仅关乎我国高起点的改革开放,更关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因此,“越是开放越要重视安全,统筹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增强自身竞争能力、开放监管能力、风险防控能力。”只有全面地为经济特区强身健骨,增加发展韧性,才能演绎让世界刮目相看的精彩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