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长篇小说《温暖的海水》:一则关于爱和梦的寓言
读完重阳老师的长篇小说《温暖的海水》,很长一段时间,不知道该如何表达阅读感受。从最开始对人物视角的困惑,到后来对故事核心的探索,都有许多未解之处。我总在想,重阳老师在给我们讲什么?从叙事层面看,整部作品情节弥漫、视角杂糅,就连叙事结构也被丢弃一旁,代之以唐闻禾和宋瑶林的生活线索。作品似乎忘记了小说的一切惯常动作,更像是一个暮年回忆的长者在喃喃自语。洋洋四十余万字的故事里,竟然没有找到那个“英雄”,哪怕是充满了敌意的反面的“英雄”。对于一部小说而言,我们下意识寻找的“那个人”,似乎也并不存在。那么,不太算是主人公的唐闻禾和宋瑶林到底有着怎样与众不同的故事,才会让作者如此念念不忘,执著多年,终于完成这部作品呢?
作者在封面自题:
一位翻山越岭寻觅人生真谛的男人
一位钟情庭园艺术的女人
他们与生命中的人共同演绎了一则温暖的海水故事
反反复复中,我突然意识到,作者设定的这个男人和女人,并没有实现自题中给我们的期待,反而是最后一句,在小说中表现得尤为真实,他们与生命中的人共同演绎的故事才是这部作品最终的方向。
非英雄叙事。小说似乎有意避开宏大叙事的重重重压,无论从人物的选择还是形象塑造上抑或是叙事方法的运用与处理上,甚至在内容的描述与连缀中,作者都有意无意避开了读者的想象。当我们试图揣度唐闻禾的英雄壮举时,他却拖着一身疲惫与灰色的厌倦回到故事中,当我们欢欣于宋瑶林桀骜不驯的精彩人生时,她却不紧不慢走上了我们避之不及的平凡人生。故事开始所形成的人物期待都慢慢淡化了,唐闻禾和宋瑶林的故事发生得一点悬念都没有。没有咂舌的三角恋,也没有剪不断理还乱的爱情纠缠,就那么几无波澜的相识相知了。仅有的一点青春懵懂的醋意经历了就经历了,在后来的爱情生活和家庭生活里,这一段再未被提及。就算唐闻禾旅居海南时,南汇也只是作为人生的一个小插曲,出现在二人的生活中,并没有过多的情节刻画。这一切,跟我们对小说主人公的复杂化期待完全脱离了。我们慢慢明白,作者并没想集中塑造某种人物性格,也没想凸显某个人物形象。这些人,都是我们生活中的某个人,是我们身边寻常得不能再寻常的某个人。他们从平凡的生活中来,也过着平凡人的生活,但是,在他们身上,我们仍然看到生活的不同和希望。这大概就是更多人的生活状态。甚至我们也很难断定某些人的美丑善恶。譬如在赵恺栋身上,既有一个新闻工作者的仗义执著,也有他跟夏晔这样一对人物关系的失和,作者没有把他从生活中提炼出来形成某个固定的人物形象,而是把这样一个“人”原汁原味地呈现出来。不过这样的人物是充满着生活复杂性的,有时候我甚至怀疑,这样的一个人,在生活中是否存在。基于这样的理解,在整部作品中,如果说人物塑造的特点,我觉得反而是赵恺栋更具有代表性,即人物无关善恶伦理,只是芸芸众生相。这种非英雄化的人物塑造,使作品有了强大的生命力——它不是在宣扬什么,而只是在讲述什么。
日常审美描述。小说开始的第一句话就说:无论怎样看,这都是一个普通的日子。
同原小镇的某一天,宋瑶林的出场,并没有经过精雕细琢的刻画,这大概就是这部作品的基调吧。实际上,故事的开始和故事的结束,都一样是低到尘埃里的日常段落。作品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是故事的所思所感,作品展示的故事不是两个人的,而似乎是所有人的。
唐闻禾与宋瑶林的爱情故事固然贯穿在全部内容之中,但是纠结不断的赵恺栋与夏晔,对城市文化生活充满留恋的地质老爹,以及众多人物的生活体验,还有读书求学、创业失业、走南闯北中各地经历的风土人情,都在作品中娓娓道来,像一幅生活画卷,铺展在读者面前。这种毫无负担的阅读体验,直观上带来的不是传统小说的深度思考,而是日常生活的审美感受。这样的小说表达,对于大多读者而言,无疑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也许在作者心里,曾有过侠肝义胆的英雄梦,也或许曾绽放过光芒万丈的岁月人生。但是,当光阴推演,当生活的主人低头沉思那一瞬,作者似乎找到了更真实更温暖的人生。
在传统小说叙事中,小人物多是灰色的,但在这部作品中,如果按照小说标题的隐喻,则可以把唐闻禾和宋瑶林的叙事声音理解为一直向前推动的主波浪,而其余人物,则是围绕在这个大浪周围的细碎的小波浪。这片温暖的海水中,所有波浪的声音交织汇合,共同倾吐着生活的梦想。在这片温暖的海水中,每一个人物都是或大或小的浪花一朵,他们的温度都那么真实而具体,每一个人身上,都拥有一种恰如其分的光芒。我们看到了他们的缺点,却对他们如此包容。
我总在想,为什么我对这个故事里的人总是没有要求,似乎他们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仿佛他们做的,都那么顺理成章、理所当然。虽然我同他们一样着急,一样经受着生活的窘迫。作品第20节中的这样一段话,似乎更能解答我们的困惑:
人生就是这样子,过去了,就过去了,不像读一本书,听一首曲子,看完了听完了,还想看还想听,再从头看从头听。生活是开弓没有回头箭。
这种对生活的宽容与理解,正是我们在生活中苦苦追寻的日常美感。有时候,对生活的计较并不能得到什么,反而是对生活的接受与接纳,才是幸福的真谛。作品在对日常生活的审美化描述过程中,充分实现了这一主题目标。
情节弥漫。小说没有鲜明的矛盾冲突构成的情节线索,如果说有线索,也只是唐闻禾和宋瑶林的生活线索,但这个线索并不是故事的全部内容,它只提供了一种视角,并不是情节线索。在故事的铺展过程中,故事没有停留在两位主人公身上,仔细体会,我们会发现,小说如同层层推动的波浪,不只主人公,每一个人都仿佛低语着自己的心事。这种叙述让人感觉跳跃,却并没有淹没主体叙事的声音。李公民、夏晔、赵恺栋、兰兰、北北、艾乐、地质老爹,阿四等等,小说中出现的人物,不管什么身份,在唐闻禾和宋瑶林的眼里,都充满了故事,甚至,在小说最后,宋瑶林感慨着,小英奇“要离开我的怀抱独自闯世界了”,“想着不久的五月,美好的季节,我们又一次新的开始”,也许,这才是故事想说的,故事只是故事,人生也只是人生过程,我们所能做的,就是一起面对。这既是对她自己一生至此的感慨,也是对所有剧中人的接受和理解,不管怎样,总要生活下去,并面对一切未知的风风雨雨。这是对生活的宽容,这是与生活的和解,正是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作者内心温暖的光芒。
可以说,在作者笔下,每一个故事,都是小说想要诉说的动人情节。他们的故事和诉说,没有像所谓主人公那样牵扯着故事的结构,他们出现在小说中,就像他们出现在唐闻禾和宋瑶林的生活中一样自然,就像一层大浪边附和着的或同样或异样的海浪之声、他们的生活,他们的话语没有惊涛骇浪,也不是故事的主体,他们只是这广阔大海中的小小的浪花。但正是这些声音,这些人物,使主要人物的情绪更加饱满。他们在整部小说中,总有一些游离的感觉,但又总是和小说的内在表达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某种意义上,这些人物甚至不是故事结构中的元素,不过我们无法忽略他们存在的价值,那就是对作品整体情绪的凝聚。
作者在第24节中借着唐闻禾的口诉说到:
我是异乡人,为了一个梦境来到这里。朋友啊,你可知道破碎的希望,那锐利的碎片,怎样切割着睡眠。梦境啊,不要醒,不要醒,让我像拥着心爱的女人一样,拥着你,让晨曦叩响门窗,用金色的手指把我的哀伤变成彩虹。我需要你,需要你,爱和梦。我是异乡人,为了一个梦境来到这里……
可以理解,作品对情节的“漫不经心”,正是作者对这种现实梦想的真诚与眷念。情节弥漫的最直接结果,就是让读者忘掉故事,忘掉那些烦琐的技巧,忘掉我们刻意追求的“小说之言”,而回归到这个原子化社会中,人们所最期待的人和人之间最真实的爱和恨,最无奈又最激动人心的理想与梦。
我们都是异乡人,但我们都在为这个倾注了热情的土地而奔波;我们不是完美的人,但我们拥有同样的爱和梦!这或许正是《温暖的海水》隐隐中所描绘的精神方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