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官方网站!网址:www.cslai.org

您的位置:首页 > 文艺教育 > 学术课题

剧场的意义就是实现心与心的团聚

时间:2023-12-06 09:52:30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作者:濮存昕

 

  我是一名演员,我热爱台下的观众,会为了他们不断创作,不断努力。对于演员而言,观众至关重要,与观众的互动、剧场中的氛围也是戏剧呈现的一部分。

剧场的意义就是实现心与心的团聚

成都繁星戏剧村的演员在为市民演出。新华社发

  我的艺术生涯就是从观看舞台上的表演开始的。我想,成为一名好演员的前提是当好一个观众,因为观众的感受常常就是我们在创作初始寻找灵感时的动力之源。

  世界是个大舞台,古今中外的人生故事,万千气象的社会风貌,美妙深奥的自然,生动的思想……无所不能的舞台奇观,让舞台工作者痴迷一生,也令观众渴望通过这个大画框了解熟悉又陌生的人世间。他们享受这种既与生活相似又有一定距离的艺术审美方式,这是观众走进剧场的理由。他们以买票的方式对我们的创作给予肯定,支持我们一场一场地演出,让我们能够在舞台上不断地打磨演技、提升自我。因此,每当演出时,看到满场落座的观众那充满期待的眼神,我们这些在台上的演员便会更加热情洋溢,对表演充满信念。剧场的魅力就是心与心的团聚,是戏剧使我们相聚在舞台这个大画框中。

  由此,我相信,无论AI、数字模拟等新媒体技术如何演变,人们在剧场欢聚的时刻都是无可替代的。因为心对心、眼对眼的交流,是任何技术都无法营造的真切体验,人们总是愿意享受在现场的团聚。所以线下舞台只会越来越让人感到珍贵,它永远不会消亡。也正是因为这样,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唯有更加努力,不断为观众提供好的作品,让走进剧场的观众感到不虚此行。

  戏剧把世界各处的观众汇聚在剧场中,通过不同语言之间的相互翻译,连通了人类共有的思想感情。有句台词说道:“世界的水是相通的”,戏剧艺术也正是如此。戏剧的魅力似水,如江河入海,汇于四海五洲,什么力量也阻挡不了不同国家、民族之间文化艺术交流的兴趣。莎士比亚、契诃夫、易卜生、奥尼尔等戏剧大师们的经典作品至今仍占据着当代各大戏剧节的舞台,他们的作品不断地被当代艺术家们重新发现、解读,并从不同的角度给予新的诠释。我相信,创作者们从一场场演出中不断发掘出来的、来自观众的反馈,也一定是这些新诠释的灵感来源。

  我曾在中华书局买到一部全套三册的莎士比亚全集,虽然又厚又重,但却非常珍贵。这套书被确定为18世纪末英国最早出现的三色水印套色插图版,即便在莎士比亚故乡的展览中展出,也会被视作文物。虽然当时买下来没花费多少钱,我却视如珍宝,每每拿出来给大家看。我总禁不住地想,这部书如何传到了中国,又传奇般地来到我的手里。是百年前的传教士吗?他们把莎士比亚全集作为传播文化的载体。是以船为生的海员吗?莎翁戏剧一定为他们漫长的旅程提供了艺术滋养。抑或是我曾经饰演过的林则徐?他为清廷当权者搜集西方世界的资讯,军事、经济……其中应该也有戏剧演出吧。这一部书的漂洋过海足以证明,无论是战争还是自然灾害,都无法阻挡文化艺术的传播。

  在剧场中演出这些经典作品的经历,也无时无刻不在滋养着我。我曾出演过三部莎士比亚的作品;在《哈姆雷特》中,我演过哈姆雷特,也演过国王,也曾出演过《李尔王》和《暴风雨》。我也曾演过契诃夫最著名的四部作品,还作为导演再次创作了《海鸥》。我还有幸在中国戏剧大师曹禺、老舍的经典作品中饰演过角色,得到过滋养。对我来说,这些都是弥足珍贵的经历。在每场演出中我都会观察观众的反响,每一次新尝试获得的成功,其实都是来自观众的奖励。可以说,是演员和观众一起成就着戏剧。

  观众的反响与评价总是令我难忘。2021年,我为上海戏剧学院首届本科表演西藏班导演了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除了汉语版之外,我又与这支由22名藏族孩子组成的团队排演了藏语版。令人没想到的是,很多观众都很喜欢藏语版的《哈姆雷特》。有观众评价,“好像莎士比亚就是为这些藏族孩子写的剧本似的”。这是很高的评价,我一辈子不会忘记。这就是我们在剧场中,通过戏剧与观众建立的美好关系。

  我认为戏剧审美有三个层次:第一是“看”,是在现场用感官去接收;第二是“赏”,如果你喜欢、欣赏,就会鼓掌赞叹“真好”,这是接收内容后的反馈;第三是“品”,好的作品会让人久久难忘、回味无穷,这些思考、琢磨与品评,就会形成品位,反过来点燃艺术灵感,给予我们创作启发。看、赏、品这三个审美层次都与观众紧密相连。戏剧中的台词,就是有声音的思想,创作者的所思所想以艺术这种具备独特审美价值的方式展示给观众,达成与观众的互动交流,甚至是共同创作。这便是焦菊隐先生所说的:演戏是欣赏者与创作者的共同创造。

  戏剧拥有伟大的人文能量。人们因为戏剧了解不同的生活,欣赏不同的思想,互相启迪、支持、团结、进步,共同为世界的和平美好未来做着努力,在台上台下共同创造出人类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

  《光明日报》(2023年12月06日 16版)

[ 责编:孙宗鹤 ]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2019 京ICP备13008251号 网站维护:中安观研究院互联网科技中心 网站制作联系:010-5713080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2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