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中山:不断刷新古筝演奏的“天花板”
王中山 光明图片
履历里,他是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是中国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会长;古筝学习者们都知道,他是许多古筝教材的编写者,是考级曲目示范视频里的演奏老师;而在网友们眼中,他是“站在古筝届顶端的男人”“古筝越学越难的原因”。多年来,他致力于古筝艺术的发展、传承和传播工作,古筝已是他人生重要的组成部分。
每到毕业季,王中山总是格外忙碌。今年,于他而言,更是意义非凡。“我从1992年开始在中国音乐学院任教职,今年是我执教古筝30周年。同时,我带的第一届古筝博士也要毕业了。”近段时间,指导学生毕业考核、给参加“国韵杯”的选手线上点评、筹办7月份的师生音乐会……王中山把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安排得满满的。“希望我的每一点努力,都能为发扬古筝和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作出贡献。”
王中山生于古筝河南派的发源地——南阳。6岁开始,他跟随南阳大调曲子的艺人学习古筝。南阳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器乐文化和曲艺文化深入百姓生活。王中山的父母在他小时候就给他的兄弟姐妹们都“安排”学习一样乐器。“父母初心是希望我们学一门吃饭的手艺,没想到我们几个孩子长大后都走上了专业道路。我大哥是南阳市曲剧团的曲胡演奏员,二哥是河南省曲剧团的三弦演奏员,我和小妹分别在北京和河南的高校教古筝。我们一家子就是一个乐队。”
1988年,王中山经过层层选拔,考入中国音乐学院器乐系(现国乐系)学习古筝演奏。回忆起大学的青葱岁月,王中山满脸幸福。“当时我们的校址在恭王府,那里的‘天香庭院’是我最喜欢的地方,老版《红楼梦》也曾在那里取景拍摄。每到夜晚,琴房关闭后,我就带着琴,走过一条长长的竹林小路,来到‘天香庭院’。我把琴架在庭院的那口井上,我坐在一旁的石墩上。听清风弄竹,望朗月当空,手中弹奏着心中的曲子。此情、此景、此境,人生能得几回?有的人评价我的演奏有灵气,我的灵气就是在那个时候涵养起来的。”
初到北京求学时,每当王中山向别人介绍自己的专业,就有人惊讶:怎么还有男孩子学古筝?而对于在南阳这样一个器乐文化氛围浓厚的地方长大的王中山来说,这样的问题反倒让他惊讶。“男孩学古筝很怪吗?如果这样想,那就是被影视剧误导了。太多‘女主角素手抚琴,勾托抹挑,让男主一见倾心’的影视桥段。其实,好多影视剧里的古筝配乐都是我这个‘河南大汉’弹的。”王中山笑着说,“诚然,古筝可以‘小桥流水’,温柔婉转。但古筝更可以‘大江东去’,豪迈奔放。筝,这种古老的乐器,从两千多年前开始,就代表着中华民族的风骨,正所谓‘移风易俗,混同人伦,莫有尚于筝者矣’。筝,是血脉纯正,土生土长的中华民族的乐器,哪里来的性别之分?”为了让古筝的表现力更加丰富,让古筝的音乐气质更加多样化,王中山一直在探索和开发新的演奏技法,从“三指摇”到“左右开弓”,他一直刷新着古筝演奏的难度上限。曾经有网友在他的演奏视频下评论:“求求王老师不要再开发了,我们学不过来啦。”王中山说:“他们应该是对我‘又爱又恨’吧。我很高兴看到有年轻人在古筝艺术的道路上努力奋进,也希望所有的学习者都明白,勤奋刻苦地练习是弹好古筝的不二法门。”
在王中山的不懈坚持和大胆创新下,古筝的演奏曲目也越来越丰富多样。《远山》《晓雾》等原创作品让观众看到,古筝这样的五声调式乐器也可以充分表现西域音乐等不同风格音乐的魅力。“我鼓励演奏者们创作自己的作品,因为没有人比我们更了解手中的乐器了。只有技法丰富了,古筝的曲目才会更多样。这样,我们不仅能演奏传统古筝音乐,还能驾驭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音乐。如果就这么几种弹法,再厉害的作曲家也没办法给我们写一首古筝协奏曲。我可以自豪地说,我的古筝和管弦乐队配合、和钢琴对话,都毫无压力。这都得益于我对古筝演奏技法和乐曲风格的探索。”
多年前,王中山随中国音乐学院团队访问美国伊斯曼音乐学院,希望能以古筝为载体,在对方的学校搭建起一个传播中国民乐文化的平台。“刚开始,美国校方对这个提议并不感兴趣。双方讨论的时候,我们的领导和翻译使出了十二分的劲儿与对方谈判。我又不懂英语,只能看着干着急。美国校方也不是没听过古筝,他们知道古筝很古老,很有韵味,可这些对他们来说没有什么吸引力。”在同行同事的提议下,王中山从当地借来一台古筝,希望通过现场演奏让事情出现转机。“我当时想,既然跟你们讲英语都说不通,那我就用音乐的语言跟你们沟通。”王中山演奏了一首西方人更熟悉的小提琴协奏曲《霍拉舞曲》。奏罢,外方人员无不惊叹于他的演奏。“他们的态度有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弯。我的表演让他们意识到,中国古筝不仅仅是《渔舟唱晚》《寒鸦戏水》,演奏西方的音乐也丝毫不输钢琴、小提琴。”
“作为一名古筝人,我很骄傲古筝是我国普及度最高的民族乐器,专业和业余的学习者大概有1000万人。但这和十四亿的人口基数比起来,还是太少。”谈到古筝的传承,王中山总认为做得还不够,“这次获得‘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的称号,不是我一个人的成绩,而是所有古筝艺术工作者集体的努力。只有大家携起手来,古筝艺术才能越来越好,才能得到国家和人民群众的认可。今年也是我执教30周年,我会以此为契机,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为古筝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做出更多努力。”
《光明日报》( 2022年07月13日 1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