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官方网站!网址:www.cslai.org

您的位置:首页 > 文艺教育 > 学术课题

《国家科学评论》:内容比“标签”更重要

时间:2020-11-24 09:49:18 来源: 《中国科学报》 作者:胡珉琦

  ■本报记者 胡珉琦

  10年前,我国的SCI论文数和高被引论文数已经分别位列世界第二和第五,但在最能代表科研综合实力的多学科综合性期刊方面,却十分欠缺。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科学出版社董事长林鹏在2012年初开始着手策划并组织创办定位为国际顶尖的综合性学术期刊。经过邀请主编和编委、组建编辑部、筹备出版平台与传播渠道等一系列工作,由中国科学院主管、科学出版社主办和出版的综合性英文版学术期刊《国家科学评论》(National Science Review,NSR)于2014年3月正式面世。

  从2015年首个SCI影响因子为8.0、全球综合性学术期刊第5名,到现今影响因子翻番,排名仅次于《自然》和《科学》,《国家科学评论》用了6年时间。

  然而,抛开这些数字类“标签”, 《国家科学评论》更倚重的是它的核心内容,以及创造这些内容的人。

  一流期刊要“以人为本”

  从《国家科学评论》的创办到运作,《中国科学》杂志社总编辑任胜利亲历了它的整个发展历程。他认为,“对一份成长中的科技期刊来说,主编和编委会的学术影响力及如何发挥作用、期刊主管主办单位的重视和支持力度,是其快速发展、提升质量和影响力的关键和保障。”

  《国家科学评论》创刊编委会主编由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担任,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蒲慕明任执行主编,薛其坤、高松、施一公、周忠和、逯高清(首任材料领域副主编,2017年由赵东元接任)、郭雷等分别担任各学科副主编,首届编委会成员共计170名,其中国际编委占40%。

  《国家科学评论》每年会举行正副主编会议和各学科编委会议,这些会议的重点就是商议选题组稿工作。

  “为了保证约稿的效果,很多稿件都是编委们亲自组织约稿,有些甚至由编委们自己的研究团队直接贡献稿件。”任胜利说,“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执行主编的蒲慕明,在选题组稿以及编辑出版方面几乎是亲力亲为,先后撰写了9篇开篇语社论,还经常主持访谈和论坛活动。”

  创刊至今,《国家科学评论》已经发表了300余篇由国际知名学者撰写的综述、研究论文或观点类文章,包括了量子计算、储能材料、干细胞研究、引力波天文学、大气污染与控制等26个专题。杨振宁、姚期智、Gerhard Ertl(诺贝尔化学奖得主)、William Phillips(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等50多位重量级的科学家和科技管理者都曾是杂志的访谈对象。

  除此之外,优秀期刊的培育离不开拥有高科学素养的专业编辑。任胜利表示,为保证期刊高水平快速发展,科学出版社不断物色并吸纳高素质的编辑队伍,编辑部人员全部具有博士学位,专业素质高,这也为编委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确保高水准、高质量、多栏目的编辑出版工作顺利开展。

  一流期刊要体现中国话语权

  中国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目的是什么?这是编委会一直都在思考的问题。

  为什么科研人员乃至普通公众都关注《自然》《科学》?因为通常国际上最重大、最有吸引力的发现和成果都是在这些杂志中出现的。在编委会看来,这体现了一种发言权。国内期刊要提高自己的影响力,最重要的就是要掌握学术创新的发言权。

  2019年1月24日,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的科研团队发布了一项重磅成果,他们通过体细胞克隆技术,获得了五只BMAL1基因敲除的克隆猴,这是国际上首次成功构建的遗传背景一致的生物节律紊乱猕猴模型。

  发布会现场,研究团队特别向所有媒体介绍,这一成果是在中国综合性英文期刊《国家科学评论》上在线发表的。“中国的原创技术当然应该首发在中国人自己的期刊上。”蒲慕明掷地有声地说道。

  今年5月,清华大学—伯克利深圳学院成会明团队报道了一种力传输剂辅助纯剪切力剥离多种层状材料大规模生产二维材料的新方法(iMAGE技术)。这一方法是目前所有技术中产量最高、生产率最高、能耗最低、规模化生产能力最强的方法之一,展示了其在二维材料商业化规模生产中的巨大潜力。

  成会明团队将首发权交给了《国家科学评论》,编辑部还特邀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Kostya S Novoselov进行点评。他说:“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种非常简单而优雅的方法,实现了二维材料的高效剥离。”

  最近,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量子材料科学中心教授王健、清华大学物理系副教授徐勇、清华大学机械学院副研究员吴扬等组成的合作团队在磁性拓扑材料的量子霍尔效应研究上取得了重要突破,在锰铋碲(MnBi2Te4)中发现了非朗道能级引起的高陈数和高温量子霍尔效应。他们的第一选择同样是《国家科学评论》。

  在现行研究评价体系引导下,国内许多高水平科技论文发表在国外的科技期刊上,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得很多国内期刊丧失了重要学术成果的发言权。所以,蒲慕明希望《国家科学评论》用英文向世界发声,掌握属于自己的话语权。

  不仅如此,他还认为,中国建设世界一流期刊除了要向国际一流期刊看齐,还应该有自己的目标和独特性。

  今年10月23日,《国家科学评论》在线发表的一篇短讯论文不仅上了微博热搜,还获得了2.8亿次阅读和1.2万次讨论。这是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研究人员的研究论文——《北京新冠肺炎疫情再现可能源于冷链食品污染》。

  5个月前,北京市连续出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全部来自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而这项研究揭示了北京新发地疫情可能源于冷链食品污染,提出冷链运输可能是新冠病毒传播的新途径,对于完善当前防控策略、避免疫情再发具有重要意义。正是这篇短讯论文,引发了全社会对新冠病毒传播新途径的极大关注。

  事实上,面向国家重大需求进行选题组稿一直是《国家科学评论》的一项重要责任。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期间,在编委会的指导下,编辑部迅速行动起来,设立了新冠专栏。截至11月9日,共发表新冠相关文献18篇,涉及新冠病毒演化、病理特征、药物治疗、细胞因子风暴、代谢组学分析、无症状传播、气溶胶传播等重要成果,并呼吁新冠测序数据公开共享、新冠疫苗共享。截至目前,专栏全文下载量已经超过70万次。

  一流期刊要有新闻报道能力

  “这个理论如此漂亮。我们能不能在其中包含尚未解决的问题的情况下,就把它发表呢?我们为这个问题纠结了很久,最后还是决定发表,因为它真的是非常非常漂亮。”

  2019年3月21日,杨振宁对着前来拜访的蒲慕明和斯坦福大学加速器物理学家赵午侃侃而谈,从杨—米尔斯理论产生的历程,聊到与他同时代的物理学家、科学研究品味、中国科学研究的现状与未来发展。最终,成就了《国家科学评论》的一篇深度访谈——“杨振宁:科学研究的品味”。

  《自然》《科学》等综合性国际期刊的影响力,不只体现在它们对全世界最优秀科研成果的吸引上,也在于它们强大的新闻报道能力。

  “长期以来,不少中国科学家都反映,这些国外期刊对于中国科研成果的报道常常带有一定的片面性。”任胜利说,“我们的编委会希望大力发展自己的新闻类栏目,深入客观地向世界报道中国和世界的科技前沿、科技新政,以及科教工作者的感悟与思考。”

  为此,《国家科学评论》设立了社论、访谈和论坛等新闻类栏目。其中,访谈栏目是对国内外重要科学家、科技政策制定者和教育工作者的深度采访。对于“一带一路”中的科学问题、中国探月工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改革等重要的“中国科学问题”,以及人工智能、脑机接口、蛋白质设计等前沿领域的国际顶尖科学家,《国家科学评论》都曾进行过及时、深入的采访报道。

  为了保证访谈的深度和科学性,《国家科学评论》的做法是邀请两位“记者”共同与受访者当面交流,一位是专职新闻编辑或特约科学记者,另一位则是相关科学领域的青年科学家。在对杨振宁的访谈中,蒲慕明与杨振宁的学生赵午密切合作,反复修改访谈问题,才最终完成了一次兼具科学深度、历史价值和个性特征的访谈。

  论坛栏目则是针对重要话题进行的多专家讨论,话题涵盖区块链、锂离子电池等具体科学领域,也涉及数学教育、开放科学等各类科教热点话题。

  例如,今年8月3日,《国家科学评论》邀请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所长刘陈立在线发起了一场合成生物学主题论坛。在编辑部的组织下,来自中美英日韩澳6个国家的11位世界顶尖合成生物学家不仅探讨了世界各地合成生物学实验室在新冠诊断、治疗、疫苗研发、预防策略等各个方面及时而有效的工作,还就合成生物学学科发展,包括下一个突破、最大挑战、未来变化及生物安全和伦理问题等核心议题进行了极具前瞻性的讨论。

  期刊简介

  《国家科学评论》创刊于2014年3月,由中国科学院主管,科学出版社主办。定位于全方位、多角度反映中外科学研究的重要成就,深度解读重大科技事件、重要科技政策,旨在展示世界(尤其是我国)前沿研究和热点研究的最新进展和代表性成果,引领学科发展,促进学术交流。创刊至今获得多个国家级项目支持和奖励,包括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A类,2016~2018年)、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领军期刊类,2019~2023年),2017年全国“百强报刊”等。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2019 京ICP备13008251号 网站维护:中安观研究院互联网科技中心 网站制作联系:010-5713080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2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