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批:见证侨胞家国情怀 体现文明互学互鉴
作者:张国雄(中国华侨历史学会副会长、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侨批文书整理与研究”首席专家、五邑大学教授),刘进(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侨批文书整理与研究”子课题负责人、五邑大学教授)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广东省汕头市侨批文物馆后强调:“‘侨批’记载了老一辈海外侨胞艰难的创业史和浓厚的家国情怀,也是中华民族讲信誉、守承诺的重要体现。要保护好这些‘侨批’文物,加强研究,教育引导人们不忘近代我国经历的屈辱史和老一辈侨胞艰难的创业史,并推动全社会加强诚信建设。”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做好侨批保护研究与价值推广工作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
侨批是近代中国国际移民文献
“侨批”亦称“银信”,是指近代以来海外华侨华人主要通过民间渠道寄给国内眷属的家书(信)和汇款(银)凭证的统称,其基本特征是银、信合体。
华侨陈程业寄给家人的银信。江门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收藏。
侨批是中国近代国际移民(即华侨华人)文献遗产。鸦片战争后,大量无以为生的华南沿海民众远赴外洋谋生,他们将大量的侨汇和家信源源不断地输入祖国,用以赡养家眷、维系感情、沟通信息,因而在民间产生这样一种中国国际移民的文献遗存。20世纪70年代后期侨批业务归口中国银行管理,历时百余年的侨批才终成历史。
侨批来源于东南亚、美洲和大洋洲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现今主要保存在广东、福建两个华侨大省,特别是两省的四个著名侨乡,即潮汕、梅州、江门五邑和闽南侨乡的文博机构中。2013年,广东和福建两省整合侨批资源,经过抢救、挖掘、整理和研究,成功将收藏的16万件侨批档案列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
蕴藏浓厚的家国情怀
海外谋生的侨胞肩负着改善家人生活状况的重任,侨汇是经济血脉,家人得以维持生计,改善生活;书信是维系海内外家人情感的纽带,每封侨批都体现了侨胞的家庭责任感,充满侨胞对家人的思念和关爱之情。
近代侨胞主要是洗脚上田的农民,他们在海外长期的生存中,逐渐形成团体意识、民族意识,开始关注家乡的发展,积极参与家乡建设。20世纪30年代,社会学家陈达在其《南洋华侨与闽粤社会》一书中指出,闽粤华侨“在南洋所获得的深刻而悠久的经验,使他们的思想和行为,逐渐顾到社会的利益;使他们由兹兹为利的私自观念,转变到为大众谋幸福的社会观念;使他们的目光放得远大,乐于经营或建设祖国的乡村与市镇”。近代以来,华南侨乡的诸种建设,举凡修筑铁路公路、举办学校医院、投资工商、兴建圩镇,都离不开侨胞的贡献。
近代的侨胞因国家内忧外患、生计困苦而背井离乡、出洋谋生。他们远离祖国,更加体会到祖国积贫积弱是他们饱受歧视和排斥的根源,因此渴盼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从辛亥革命、抗日战争、新中国建设到改革开放,海外侨胞居功至伟。侨批以私文书的形式真实记载了千百万侨胞关心国家民族命运、积极参与民族复兴伟业的心路历程。以抗日战争为例,这一时期的侨批记录了海外侨胞浓浓的家国情怀。1931年11月,一位名为关崇初的美国华侨给弟弟写信说,要送孩子阿炯到美国政府主办的飞行学校学习驾驶技术,他希望阿炯能够“专心学习,将来得以成功回国最大用之事业也”。1937年10月,华侨刘炳良写信报告侨居地华侨踊跃捐款情况,并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华侨份子更应踊跃,缘平素受制于人之苛例下,实指不胜屈,岂非我国积弱之故耶!凡我侨胞,既不能前方杀敌,亦当勉输财力,誓为后盾,方不负七尺之躯也。钱财如粪土,国破家何在?!”爱国之情,跃然纸上。
吸收中外优秀文化
有学者指出,移民往往是那些具有创业才能、有活力的社会成员。近代勇敢迈出国门的侨胞,身上体现着“穷则思变”“自强不息”的精神,并将这一中华优秀文化传播到五湖四海。侨胞具有强烈的家庭观念,省吃俭用,尊老爱幼,每逢中秋、春节和长辈生日,用大红信笺写信并寄钱回家;秉持和为贵理念,叮嘱家人要睦家友邻;告诉家人要以勤俭、勤劳作为立身之本;叮嘱家人要讲诚信,侨批从侨居国递送到侨眷手中,辗转万里,靠的就是递送者的诚信经营;谆谆教导子弟立志向学,增长才干,提升自我,报效国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样的话语不时出现在他们的书信中。
侨批也彰显出侨胞以开放、包容的胸怀吸纳域外文明。侨胞是近代较早实地观察西方发达国家真实状况的最大中国人群体,也是较早自觉地将侨居国先进的器物、制度、思想文化引进家乡的中国人群体。侨批记载了不少新思想、新发明、新发现,推动了先进事物和思想文化在家乡和祖国的实践和传播,如清末侨胞在广东修筑新宁铁路、潮汕铁路。1930年,一位菲律宾华侨在家信中说,广东台山家乡华侨新村若建设成功,则“电灯、自来水可以一齐并举,入其乡如仙境”。
强化保护、深化研究、弘扬价值
目前,国家社科基金已资助多项侨批整理与研究项目,侨批的挖掘研究已有良好基础,各方面要继续坚持对侨批进行抢救、保护、整理、研究、转化,不断发展弘扬侨批价值。
对侨批进行整体性保护、抢救性征集。侨批的属性不仅依靠华侨书信和侨汇凭据来承载,与之相关联的还有账本、货单、护照、口供纸、日记、股票、族谱、契约、政府文档等,以及侨批局印鉴、匾额、巡城马(水客)运送侨批的工具、生活用具以及侨批局、金庄银号遗址等,对我们认识侨批和梳理侨批历史具有重要价值,均应纳入抢救保护的范围。目前,尚有大量侨批流转于民间。据统计,20世纪50年代仅广东省每月的侨批数量就达30余万封,现存于文博机构中的侨批数量仅为实际存世数量的极小一部分,必须继续实施抢救性征集。
深化侨批学术研究,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侨批文书收藏在中国,为中国学者开展国际学术研究提供了资料、话题等方面的优势条件,是学术界难得的尚未充分挖掘与利用的原始文献资料。要推动侨批的多学科、跨学科研究。侨批虽是近代普通侨胞日常生活的记载与见证,但它与国际移民、金融商业和所处的时代、地域紧密相关,涉及历史、政治、法律、经济、遗产保护等多学科的研究领域,为交叉学科研究、新兴学科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学术空间。国学大师饶宗颐认为,侨批价值“与徽州文书相等”,是侨乡的“敦煌文书”。只有多学科、跨学科研究,才能一窥其底蕴。同时,要加强国际比较与学术对话。侨批的本质属性是国际移民书信,相较于国外学者倾向研究国际移民书信中的情感交流,中国学者更多地关注海外华侨对家庭、家族、家乡、祖国的关系,表现出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只有将侨批置于同一时代国际移民大视野下开展国际比较研究,才能更好地认识中国国际移民的共性与个性,更好地挖掘侨批文书的价值。
加强法律保护,传承弘扬侨批价值。侨批档案已是世界记忆遗产,但侨批产权和收藏主体多元,亟须完善法律保护机制。2018年,广东省通过《广东省侨批保护管理办法》,侨批保护初步有法可依,但如何做到有法必依,尚需艰苦探索。侨批的灵魂在于其家国情怀、文明互学互鉴的先行实践。近些年来,通过建设侨批(银信)博物馆,多方面推广宣传,在弘扬侨批历史文化价值上进行了有益探索。今后应进一步挖掘侨批的人文精神,向公众特别是青少年讲好艰苦创业、爱家爱国的生动故事,向世界讲好侨胞文明互学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鲜活事例。
《光明日报》( 2020年11月18日 1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