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负起历史赋予的科技创新重任
——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重要讲话引发热烈反响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释了科学家精神的内涵,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深受鼓舞,更加坚定了科学报国的理想信念。”“我们将以老一辈科学家为榜样,爱国奉献、潜心攻关,肩负起历史赋予的科技创新重任。”9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科学家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在社会各界持续引发热烈反响。
大家纷纷表示,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优秀品质,弘扬“两弹一星”精神,肩负起历史赋予的科技创新重任,把自己的科学追求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中去。
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广大科技工作者要肩负起历史赋予的科技创新重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新中国成立以来,广大科技工作者在祖国大地上树立起一座座科技创新的丰碑,也铸就了独特的精神气质。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我产生强烈共鸣。”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回忆起自己跟随老一辈科学家攻关“两弹一星”的激情岁月,“我至今记得科研楼走廊里的标语——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严格、严肃、严谨、严密。老一辈科学家积累的精神财富非常珍贵,至今仍非常有指导意义。”
“能当面聆听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我感到非常振奋。”南开大学教授程方益表示,今后要继续向老一辈优秀的科学家学习,学习他们淡泊名利、甘坐冷板凳、潜心钻研的精神,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科学研究需要长期专注投入、严谨求实、艰苦奋斗,这个过程离不开强大的精神力量支撑,科学家精神是引领国家科技进步的精神旗帜。”黄大年教授的同事、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于平表示。
“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争创站得住脚的科学成果。”中国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工程副总工艺师孙才红表示,“南仁东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精神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学习,今后要在自己的岗位上更加努力,为科学进步和祖国发展作贡献。”
“科学家精神是我们战胜艰难险阻、实现创新突破的重要力量源泉。”探月工程副总指挥、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主任刘继忠表示,探月工程团队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坚持自主创新,为我国航天事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万劲波表示,当前我们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技创新,也更加需要弘扬科学家精神。
哈尔滨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郭熙铜表示,科学家精神是科研工作者应有的理想信念。“这种信念指引我们坚守初心、坚定信心、不断创新。”
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院长任福君表示,由中国科协牵头、联合多个部门组织实施的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至今已实施10年,留存了许多宝贵的资料。“我们一定要利用好这些资料,讲好科学家故事,让科学家精神产生更加强大的时代感召力和引领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我国科技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是一代又一代矢志报国的科学家前赴后继、接续奋斗的结果。
“9月11日当晚我看了新闻联播和相关报道,12日上午组织课题组师生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副校长陈军说,南开大学将继续发扬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学习老一辈科学家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优秀品质,以“知中国,服务中国”为宗旨,立德树人,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中国航天科工三院科技委副主任、国家某重点型号总师朱坤表示,以钱学森为代表的老一代科学家不仅铸就国之重器,还留下了矢志报国、勇攀高峰的精神财富。“这种将毕生所学与祖国命运、民族复兴紧密联系起来的大担当、大情怀,一直激励着我们奋勇向前。”
西安工业大学教授李建平说,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应把爱国放在第一位,把个人理想自觉融入国家发展之中,努力将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汇聚磅礴力量。
“作为新一代航天人,我庆幸自己的选择。”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工程师尹相原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不辜负习近平总书记的期望,发扬“两弹一星”精神,为建设航天强国和科技强国贡献力量。
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树立敢于创造的雄心壮志,敢于提出新理论、开辟新领域、探索新路径,在独创独有上下功夫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树立敢于创造的雄心壮志,敢于提出新理论、开辟新领域、探索新路径,在独创独有上下功夫。要多出高水平的原创成果,为不断丰富和发展科学体系作出贡献。
“总书记对创新精神的阐释让我印象深刻,独创独有在科技创新中至关重要。”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地质室主任石学法表示,将抓住机遇、奋勇攻关,产出更多原始创新成果,攻克关键核心技术。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催人奋进。”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长征五号火箭总指挥王珏说,“我国运载火箭总体技术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离不开中国航天人刻苦攻关、勇于创新、敢于超越的精神。我们将坚持开拓创新,为航天事业的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包信和院士表示,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和部分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科技工作者一定要把原始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基础性、战略性工作上多下功夫,在独创独有上多下功夫,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学研究特别是基础研究的出发点往往是科学家探究自然奥秘的好奇心。从实践看,凡是取得突出成就的科学家都是凭借执着的好奇心、事业心,终身探索成就事业的。
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覃重军对此感触最深:“科学研究一定要大胆猜想。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让我更加坚定信念,要在科学探索这条道路上继续刻苦钻研,取得更多新突破。”
“几代气象与航天科技工作者坚持自主创新,我国卫星气象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工程研发室主任陆其峰研究员说,今年是卫星气象事业50周年,17颗气象卫星先后飞入太空,走在世界先进行列。
“破解‘卡脖子’的技术难题,更需要科研人员发扬创新精神,勇于创新、敢于超越。”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说,作为一家技术创新型公司,科大讯飞将持续专注源头核心技术研发,将科技成果加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鼓励科技工作者专注于自己的科研事业,对科学兴趣的引导和培养要从娃娃抓起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鼓励科技工作者专注于自己的科研事业,勤奋钻研,不慕虚荣,不计名利。
“这是对踏踏实实做研究的科研人员莫大的肯定和鼓励,进一步明确了科技工作者应该秉持的价值观和治学态度。科研人员要落实好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专注于科研,勤奋钻研,力争实现原创突破。”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王秀杰说。
“甘坐‘冷板凳’,耐得住寂寞,才能实现重大突破。”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唐启升表示。
今年已经82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傅廷栋仍然坚持深入油菜花田开展科研工作。“搞农业的科学家就要多下田,在田间地头会有新发现,持之以恒,终会有所突破。”傅廷栋认为,农业科研周期性长,更需要科研人员沉下心来,耐得住寂寞才能育出好品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好奇心是人的天性,对科学兴趣的引导和培养要从娃娃抓起,使他们更多了解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形成一大批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
参加座谈会的北京化工大学特聘教授、外籍化学家戴伟已来华工作20多年,经常利用业余时间为孩子们做科普。“我会努力向更多青少年撒播科学的种子。”
“少年强则科技强,科技强则中国强。”中国科普研究所所长王挺表示,激发青少年科学兴趣,培养科技后备人才,是不断增强国家科技竞争力的基础。要把科普深度融入教育,培养孩子们认识、热爱、拥抱科学的兴趣和志向。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昆明植物园科普宣传业务主管陈智发认为,要鼓励更多科研人员到课堂普及科学知识,同时也要请孩子们走进科研现场,采取多种方式,让青少年接触科研、了解科研、热爱科研。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每个孩子心中都有科学的梦想。”北京市育才学校老师陈宏程说,全社会都要营造良好的氛围,保护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引导孩子们在实践中掌握科学方法,体验科学的乐趣,勇攀科学高峰。
(本报记者冯华、赵永新、余建斌、蒋建科、吴月辉、喻思南、刘诗瑶、赵贝佳、韩鑫、孟海鹰、韩俊杰、龚仕建、杨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