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千里穿越千年,《国乐咏中华》在喀什上演
《国乐咏中华》(喀什行)收官演出。 (上海民族乐团供图)
4218公里,这是上海到喀什的空中直线距离;2000多年的时光,这是我们祖先筚路蓝缕开辟陆上丝绸之路留下的历史年轮。8日晚,上海民族乐团与喀什地方剧团昆仑歌舞团携手,在喀什古城著名景点“高台民居”为当地居民奉上了《国乐咏中华》(喀什行)收官演出,也为乐团此前在喀什基层四县的“润疆”之旅画上了圆满句号。
全场小红旗飞舞,希望大上海的乐团能多来
演出开始前,从甘肃来喀什工作的王艳就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不停打电话催她的同事赶快入场。“在喀什这样的演出太少了。”王艳告诉记者,自己因为工作原因错过了之前上海其他艺术院团带来的表演,这次早早地托人“抢票”。“平时我家电视里就爱放这些节目,这次能来现场感到非常满足。”
在王艳与全场观众热情挥舞手中小红旗的“沙沙”声中,《国乐咏中华》(喀什行)以一曲《丝绸之路》开场。随后,哈力甫·热依木手中的艾捷克与张佳伟的二胡共奏一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不同民族、不同乐器、不同文化背景的两位演奏家,在音乐上的对话交流如此和谐,毫无阻碍。前一刻,观众还处于焰火般绽放的情绪之中,而当笛箫演奏家赵韵梦的独奏响起,现场很快就被带入悠远宁静、古意盎然的心绪之中。这首《醉山水》由赵韵梦的箫、李春旭的竽、杨净的中阮、李晨晓的大阮、陆莎莎的古筝、胡嘉倩的鼓合奏完成,六种古代中原地区的乐器演绎“酣歌山水处,高蹈天地阔”的意境,为喀什当地观众展现了古代中原地区人民的山水情怀。此外,在《纳百川》的演奏中,喀什观众发现原来民乐也可以很“燃”。王音睿一手令人热血沸腾、酣畅淋漓的打击乐本以为让全场气氛到达顶点之际,胡晨韵的唢呐发起了挑战——他先以诙谐欢快的曲调强势切入鼓声中,再以嘹亮铿锵的曲调继续燃炸全场。对这场鼓与唢呐的“对决”,观众给与了经久不息的掌声。此外,演出当晚还有《天山意象》《十二木卡姆》《共同家园》《昆仑之春》《塔什瓦伊》《新疆是个好地方》等多首曲目。
在喀什的演出之前,上海民族乐团就与喀什地方剧团昆仑歌舞团共行,在三天内行程850公里为当地百姓带去精彩演出。而喀什四座县城的观众们,也以他们奔放的热情回应了演奏家们的辛劳付出:在莎车县老城文化中心,孩子们观看演出后长久地围住演员们抚摸乐器;在泽普县中央广场舞台上,台上台下热情共舞;在叶城融媒体中心演播大厅,消防员小伙子们喝彩不停;在巴楚县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许多没凳子的观众站着也要听完全场。来自巴楚镇银泰社区15居委会的努拉洪·买买提是当天演出结束后最晚离场的观众之一,面对记者的提问,买买提笑容灿烂,不停地说着“好好好……”之后,就在记者转身离开之际,买买提忽然从背后赶上来,用不标准的普通话一字一句认真地说:“希望大上海的乐团能多来。”尽管当地百姓言语朴素,但他们对上海音乐家高水平演出的期待溢于言表。
带来民乐发展前沿视野,携手推进融合创新发展
喀什地方歌舞剧团的麦合木提·艾力名字有点长,所以他让别人喊他“小艾”。从俄罗斯学成归来后,会演奏多种乐器的小艾在乐团里不得不当一个“多面手”:“我们缺乏不少乐器的演奏人员。”喀什的音乐极富地方特色,音乐人才辈出,但是在民族音乐的传承上往往是师徒制,相对缺乏系统性和规模性。而上海民族乐团此次的“文化润疆”不仅是服务当地群众,也为喀什的同行们带去了上海民乐领域的前沿视野和探索——唢呐演奏家胡晨韵以及指挥姚申申,在准备演出之外还抽出时间为喀什大学音乐学院的同学们开设讲座。
喀什大学音乐学院的老师表示:“没想到讲座的效果这么好。”当时正是喀什大学暑假结束后的开学第一天,坐在同学们中间,最能明显地感受到他们的情绪变化:从一开始的矜持,到聚精会神的投入,再到按捺不住要唱歌跳舞的台上台下互动。唢呐,这种在很多人心中存在刻板印象的乐器,竟然还能这么玩?当讲台上演示唢呐融入乐队演出的视频时,同学们的注意力全被吸引了;当胡晨韵用唢呐演奏流行音乐《悟空》时,不少男同学跟着一起哼唱;当唢呐版本的新疆当地名曲《古丽》响起时,2020级的秦秀英和麦尔哈巴·喀哈尔两位同学站起来奔向讲台,伴随音乐翩翩起舞。麦尔哈巴告诉记者:“从来没想到唢呐还能有这么潮流的表演,自己就越来越激动,忍不住就跳舞了。”不少民族的传统乐器,由于种种原因往往落后于时代发展,年轻人对传统民乐的亲和度也有待提升。而胡晨韵把唢呐这种古老乐器的最新发展形式带给喀什大学的同学们,帮助他们“开了眼界”,树立了对民族传统乐器的信心:“你们和我一样都是演奏者,希望你们跟随时代发展的脚步,不断创新本民族乐器的演出形式。未来靠你们!”
技艺精湛的上海演奏家们也被喀什这片土地的风土人情所滋养。姚申申说:“足踏新疆的土地,呼吸新疆的空气,与新疆的演奏家们共同学习交流,收获满满。”一路行来“原生态”的民族文化风俗,感动着音乐家们,“大家手中弹着、拉着,心里哼着、唱着的民族音乐,更鲜活、更正宗了”!
【责任编辑:唐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