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杨村的文艺升级
光明日报记者 曾毅 光明日报通讯员 干杉杉
千年银杏旁的杏缘书吧里,收藏着几十年前的老式收音机、首饰盒和煤油灯;木头和红砖搭起来的古朴小屋中,码着整整齐齐的柴火;溪水穿村而过,由村民们亲手搭建的沿岸长廊已基本完工……第一次来宁波市鄞州区城杨村时,叶成龙待了两个小时就决定在这里投资建设一个农场。
宁波鄞州区城杨村的巨型竹编帽。东钱湖融媒体中心供图
这位经营着一家农产品电商企业的95后创业者看中的,不仅仅是这一地的乡愁,还有城杨村的村企共创理念。2020年7月,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丛志强来到城杨村,将艺术振兴乡村模式升级了。相比地理位置不占优、资源特色不明显、集体经济相对弱的宁海县葛家村,城杨村地处市郊的东钱湖旁,更具发展旅游的潜力。
“与企业共创为村民赋能,就是城杨村实践的一个新内容。”丛志强说。2021年1月,叶成龙开始修整城杨村租给他的15亩地。农场搭建起来后,除了流转土地的租金收入,村民还能得到种植养护薪资收入、推广种植产品收入和定期的农技培训,和企业一起发展。现在,城杨村共有农场、工艺品制作、竹筒饭等近10个实体赋能基地。
驻村团队成员之一、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教授黄波表示,此次在城杨村,乡村产业与艺术设计自始至终做到相融。村里的篾匠俞振飞14岁开始学竹器制作,现在60多岁,手艺了得。在团队的鼓励下,他和两位师傅一起搜集来1500斤竹子,用一个月的时间制作出一顶直径约6米、高约1.7米的巨型竹帽。没过多久,竹帽就成为村中地标,几乎每位来城杨村的游客都会与它合影。
“大帽子所在区域,以后就是进行故事性农事研学的场所。”丛志强介绍道,城杨村以乡村研学为主导产业,采用分片区集中设计,每个片区都明确一个业态主题。今年79岁的杨纪岳是手艺精湛的老木匠,他的家将成为陈列馆和木雕研学工坊;亭溪桥头的红房子,在改造设计之前就被明确定位为摄影基地。经过几个月的建设、改造,城杨村冒出了近40个不同的业态。
工作能够快速推进,得益于城杨村实践的又一个“新”。为了让中国人民大学团队和城杨村村民的沟通更加顺畅,宁波东钱湖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和丛志强团队联手成立了城杨开发建设工作专班,改编了“村民+研究生团队”的艺工队组织方式,为每组增加一名联村干部。城杨村原第一书记张健民来到工作专班担任常务副主任,成了丛志强与村民的“翻译”。
城杨村的每一处惊喜,都是驻村团队在与村民的闲谈中细细筛出来的。52岁的孙红薇刚从市里搬回村子不久,养花、做甜品,退休生活丰富而充盈。接触孙红薇时,丛志强发现她有着艺术家般的发现美的眼光,便鼓舞她从兴趣出发作设计。3个月后,具有现代风格的杏缘书吧亮相,里面不仅有书、有花,还装满了孙红薇的家庭记忆。两周时间,孙红薇就拿到了超7万元的甜品订单。
“乡村文化不局限于大文化,还可以是家庭文化、个人才艺和时下发生的正能量故事。”丛志强说,这些人、这些事构成了美丽乡愁的动人图景。
《光明日报》( 2021年02月04日 0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