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官方网站!网址:www.cslai.org

您的位置:首页 > 文艺教育 > 文艺专题

“微循环”推动戏曲出圈

时间:2020-12-21 09:36:42 来源: 解放日报 作者:诸葛漪

  ■本报记者 诸葛漪

  日前,中国小剧场戏曲展演在长江剧场收官。上海戏曲艺术中心党委书记谷好好说,今年展演申报剧本68部,涉及25个剧种,创历年之最,较去年增长83.78%。

  今年展演前的云上探班直播,连续6天关注11部剧目,吸引51万人次点击,再次证明小剧场戏曲作品的魅力。昆剧《草桥惊梦》给《中国艺术报》评论部主任郑荣健留下深刻印象,“特殊配器、独角戏方式把传统经典重新进行解构,非常考验演员。”令上海市重大文艺创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吴孝明回味的戏不少,“评剧《染》切口小,通过戏曲手段层层铺开情节,给演员表演空间也大。绍剧《庄公的烦恼》将庄公处理国事、家事面临的困境一一化解,演得荡气回肠。高甲戏《范进中举》以夸张表演将科举压力下的心理畸形、人性扭曲暴露无遗。”上海京昆艺术咨询委员会主任马博敏认为京剧《鉴证》值得学习,“全场六个角色、两个多小时的演出非常饱满。故事情节流畅、紧凑,能看出创作的严肃认真。”

  评论家方家骏把小剧场戏曲展演比作迅速成长的少年,“以前走路还跌跌撞撞,现在扎实了,不会再摔跤了。”他看到不少创新的表演,“像黄梅戏《浮生六记》中的吴美莲,甚至用了中国民族歌剧的手法来塑造人物,这样的探索未尝不可。”上海大歌剧院运营筹备组组长林宏鸣认为,小剧场戏曲给青年演员、青年主创人员展示才华的机会。他喜欢昆剧《319·回首紫禁城》,“一把红椅子、四把黑椅子,象征意味很浓,靠剧情、文本、表演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为展示演员表现力、剧种自身魅力提供了机会。”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毛时安认为,戏曲创作繁荣,要有大剧场的大循环,还要有毛细血管的微循环,为戏曲向前发展提供新鲜血液,“小剧场戏曲相对而言成本小,可以投入更多年轻的创作力量,成为戏曲伸向年轻人的触角,实现戏曲突围出圈。”

  纵观展演剧目,专家们提出,不能以规模大小定义“小剧场”。马博敏直言,“不是戏小、人少就是小剧场戏曲,而是要在这个舞台上进行由内至外的艺术探索和创新,寻求艺术革新之路。”中国戏剧家协会秘书长崔伟认为,小剧场不是空间概念,而是思想观念、艺术表达、艺术方式创造的概念。看了多年展演,并阅读今年申报剧本,崔伟欣喜发现,年轻人创作正从“习作”变成“作品”,“过去可能有些人的理念、方式缺少特别自信的艺术目标和追求,而现在,每个小剧场戏曲作品都有明确的理想,有清晰的艺术风格和艺术追求。”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2019 京ICP备13008251号 网站维护:中安观研究院互联网科技中心 网站制作联系:010-5713080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2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