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官方网站!网址:www.cslai.org

您的位置:首页 > 文艺教育 > 文艺争鸣

时代强音:疫情中的全民纪录

时间:2021-02-19 09:34:16 来源: 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 作者: 花晖

  作者: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副教授 花晖

  在这场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中,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中国故事,成为我们用影像谱写抗疫史诗的原生素材。从《武汉日夜》《英雄之城》《人间世•抗击疫情特别节目》到《在武汉》《武汉日记2020》《武汉司机抗疫日志》……这些作品包括官方语言与民间声音的多声部表达,不回避、不煽情、真实而深刻地记录成为表达的统一路径,形成了超高清的“像素式”纪录与呈现。每个独立的人物、每个细小的事件,如同一个个承载色彩信息的像素点,当千千万万的像素集合在一起,又得到了一幅更大解析度的纪实图景。

  首先,多声部的视角使纪录更深更广。正如《中国医生•战疫版》追踪8支援鄂医疗队,记录下医护人员舍生忘死的感人瞬间,此外,还将镜头对准了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病患家属及快递小哥。他们是我们身边的普通人,却是在这场特殊战役中最可爱的人。影片以多声部表达,向伟大而又无私的无名英雄致敬。

  其次,影片缔造了不同层次的“真实感”。《人间世》等作品沿袭了蹲守现场的直接电影风格,依靠超过3万分钟的素材,呈现出超高密度的细节。在分集《红区》中,一位高龄病患肺炎略显好转,却遭遇糖尿病导致的大腿坏疽,截肢成了患者的唯一出路。这条生死线索贯穿全片,将两难的处境、复杂的情感如螺旋线般编织起来。影片的情节时而大起大落,但通篇没有一句渲染气氛的豪言壮语,镜头也异常克制,平静到甚至只是遥遥地观察。

  另一种临场感,来自于记录者亲身参与的真实电影风格。我们在《英雄之城》及大量自媒体作品中,体验到了第一视角、Vlog自拍等叙事手法。这种参与过程、主动挖掘的“活生生的拍摄”,部分受现场摄制条件的限制,相当素材直接取自于一线的医生、志愿者或报道员;更重要的原因则是民众对媒体工具、影像技术的日常经验积累,从而能够有效而成熟地实现自我影像表达。

  最后,坚持抗疫纪录的“走出去”与“引进来”。一个值得称道的积极局面是:大批影像达成了“走出去”与“引进来”的双向互动,在中国形象塑造与传播的多声部表达中,实现了音量的最大化。我们看到中国国际电视台推出了英文纪录片《武汉战疫纪》,在海内外各大社交平台全网推送,并获165家境外电视频道与新媒体采用。另一方面,我国媒体坦然将外来观察者的表述与思考纳入大众视线,如日本导演竹内亮带来的《好久不见,武汉》,网络播放量超2500万余次,获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实名“点赞”;又如由MTV出品、“圣丹斯协会”等机构赞助完成的《76天》,在斩获数项国际殊荣后,亦在国内媒体平台上激起层层反响。毋庸讳言,某些西方媒体假借疫情对中国形象进行了不遗余力的歪曲,而尊重事实的中国声音必须被听见。

  在此次的抗疫纪录片中,民间声音通过各种渠道进入大众视野。全民表达无疑是我国经济、技术、自由、文明达到一个全新阶段的客观体现。在所有影像纪录的汇聚中,民众之声与官方语音形成共鸣,令主流叙述的范畴和视野不断被拓展,从而发挥出更加强大的传播力量:对内,在艰难时分凝聚族群、鼓舞人心;对外,树立起大国担当的正面形象。

  那些来自官方或民间的观察与叙述、那些来自专业摄像机或普通手机的原生态影像,带着巨大的信心与能量,组成对城市乃至国家“全景深描”而非“局部造影”式的图景构建,以最强音向世界讲出中国的抗疫故事。(花晖)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2019 京ICP备13008251号 网站维护:中安观研究院互联网科技中心 网站制作联系:010-5713080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2014号